从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经势在必行,既具有长期性又有紧迫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习总书记谈到的“五个革命”,其核心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要实现这样的革命需要科学技术、人才队伍以及机制体制创新的支撑,同时还包括国际合作的支撑。
那么接下来如何实现生产、消费方式的革命?究竟有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我想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我们还应该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资源禀赋还是科技发展等,我们还是具有很好的应对条件。首先我们要认清国家的现状,那就是煤炭的主导地位在未来一段时期之内不会改变。那怎么办呢?首要的就是做好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中国有70%以上的电能,约3.6万亿度电是由煤炭供应的。这些年,我国推行的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成效显著,供电煤耗持续保持下降态势,2013年我们的供电煤耗达到了320克/千瓦左右,低于美国水平,但是比日本、韩国等国家还是偏高,相比还有较大空间。同时,社会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其实我们现在的大型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无论从效率还是排放上来讲,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缓解环保压力方面,电力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不能简单地说,发电用煤多就造成的污染多。电力用煤是能源结构的问题。
其次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这个应该说近些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问题还不少。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还面临着技术上、体制上的制约。这当中也包括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开发应该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