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冲击波:发电量提升6% 引来投资加速

2014-08-05 10:18:13 太阳能发电网
青岛隆盛晶硅科技公司的最新试验初步证明称,单晶硅是发电效率更高的技术路线。 一个多月前,隆盛晶硅在员工宿舍楼前建成了三个太阳能车棚,车棚采用多晶硅、单晶双玻及单晶硅组件,以比较三种技术路线的电站在发电量上的表现,7月31日结果显示,单晶硅车棚的

  金刚线的特点是可以将硅片切的更薄且高效,金刚线切割速度是普通刚线的两倍,而且不需要特殊切割液,用水作为溶剂即可。而且金刚线的直径小,线损低,方便切割更薄的硅片。据悉,目前主流切割厚度为190±10 微米,随着电池技术的改进,更薄的硅片将成为主流趋势。

  单晶硅棒因其晶格有序的特性,可以实现金刚线的规模应用,促进硅片薄片化,对应每瓦硅片的硅料耗量将更低。据悉,现在的单瓦硅消耗量4.3克左右,未来耗硅量将更低。中银国际预计,再加上非硅成本的改进,未来单晶硅片的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多晶硅片,从而两者之间的价差亦进一步缩短。

  此外,从金刚线设备的固定投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银国际调研信息显示,目前成本仅为高峰期间的1/5左右。

  而多晶硅制造成本的下降空间却极为有限。

  据悉,多晶硅片的成本下降之路主要在于提高效率和铸锭尺寸,但是硅锭的尺寸并非越大越好,这需要综合考虑扩大的技术壁垒以及扩大后的经济效应。

  此外,多家券商分析,单晶硅在转化效率方面存在更广阔的空间,转化效率将对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据测算,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太阳能电站的系统成本降低7%左右。

  据悉,单晶硅电池效率的实验室世界纪录是24.7%,多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世界纪录是20.4%。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19%-20%,高效单晶(HIT)可达到23%-24%,而多晶体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17%-18%。单晶电池片效率的提升空间大于多晶电池片。

  据长江证券研究分析,“目前,多晶转化效率最高到18%,并且,多晶硅现在所有可以用的技术都用上了,还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

  中银国际的结论与长江证券相同,“多晶已经接近效率极限,但是单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单晶占比或将迅速提升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外生产厂商对单晶路线的投资力度突然加大。

  2014年3月21日多年生产多晶产品的日本京瓷宣布新增单晶硅组件产品,以应对市场对高转换效率产品的需求,并宣称未来几年商业化单晶硅组件的转换效率将达22%;

  2013年4月,Firstsolar收购晶硅电池厂商TetraSun,正式进入单晶产品领域;

  2014年6月,特斯拉掌门人“ElonMusk”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Solarcity宣布收购Silevo,并计划未来两年内在纽约州建设1GW以上组件产能;

  另外,OCI持股70%的单晶电池厂商MissionSolar计划扩产,全球最大的硅片供应商GCL也宣布提高产品中N型单晶硅片占比;

  事实表明,国际市场对高性价比的单晶产品的热情远胜国内。据统计,2013年全球新增装机38GW,其中单晶产品8-9GW,占全球装机21%-24%。如果去除国内因素(2013年中国装机12GW,极少数电站使用单晶产品),单晶全球的实际占比31%-35%。业内普遍预计,未来几年单晶电站占比将迅速提升。

  长江证券的结论认为:“单晶产品成本下降仍有潜力,海外需求稳定增长,分布式有望带动国内市场启动,至2018年,单晶、多晶占比将各达到50%。”



作者: 陆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