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将达到10-12GW,占到全球1/4。进入到下半年,将迎来光伏电站的开工高峰期。
截至2013年底,全国22个主要省市区已累计并网741个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不完全统计,2014年7月上市公司公布在建或拟建光伏电站项目达10个,规模1.1GW。
然而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质量出现的大规模问题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包括大型地面电站的组件背板开裂、涂层减薄,背板燃烧等问题。
电站质量问题的突出也是银行不愿意给项目贷款的主要原因。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9月底将会出台《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关注光伏电站性能比,为未来电站交易和银行贷款提供依据。
国内电站质量问题显现
两年投资过快,再加上投资门槛较低,导致产能爆发,随之而来劣币驱逐良币
8月5日,大型光伏电站高效可靠运营与发电增效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在走访西部大量电站后发现,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着大量问题。而电站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站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银行对投资电站有顾虑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电站开发商对这一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伤害。
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认为,中国光伏行业前两年投资过快,再加上投资门槛较低,导致产能爆发,随之而来劣币驱逐良币,很多电站开发商为了追求投资的成本,使用大量质量较差的组件。他还告诉记者,衰减做得好的产品,每一年发电量的衰减可以做到0.5%,而一些没有经过检验的产品,衰减竟超过5%。
作者:蒋卓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