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能源多元供应体系

2014-08-21 10:07:11 太阳能发电网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发表了关于积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主张“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

  “能源多元供应”的目的还在于立足我国国情,走大力发展非煤能源之路。

  目前世界上对于着力发展什么能源,认识极为分歧。将能源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也是国内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统一为“着力发展非煤能源之路”,这是因为对中国来讲,石油工业,特别是天然气等气体能源的开发、水电开发都要比发达国家晚几十年,需要着力开发;中国的核电才刚刚开始起步,作为未来的接替能源,也需要着力开发。中国目前着力开发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都比开发风电、太阳能来得经济合理。当然,风电、太阳能发电也是要发展的,但他们只属于能源多元供应中的两元而已,不再有过去承担替代化石能源的光环。

  从中国能源的现实出发,将着力点放在非煤能源是完全正确的。过去认为石油等化石能源马上就要枯竭,美国“页岩气革命”后,人们认识到化石能源资源还很丰富,除了常规化石能源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非常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污染也是其要消亡的原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石能源的利用可以做到对环境无害。煤炭发电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少于天然气发电排放的污染物,而且燃煤电厂的成本,可以低于核电和新能源发电,所以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可以使我国的能源价格、电力价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竞争力。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欧洲在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至2012年),煤电比重由24.82%上升到26.61%,美国由28.0%上升到39.87%,德国由44.2%上升到46.88%;而燃气发电比重欧洲由23.57%下降到18.63%,英国由44.63%下降到27.69%,德国由13.5%下降到11.46%。说明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受到欧洲的欢迎,煤炭、天然气发展使用量的升降取决于能源价格的变化,以及能源价格和电价承受能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低电价,靠燃煤发电的低成本来维持,靠发电企业的高负债来承担。中国如果放弃煤电,发电企业的负债已接近极限,必将使电价急剧上涨。中国过去在研究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时,往往忽视能源价格承受能力问题。在制订能源发展战略时,除必须考虑能保证供应,还有用户能承受得起的价格。要知道,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全国最大负荷的德国,目前已成为欧洲电价最高的国家。

  能源多元化供应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目前还处于煤炭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起,世界能源结构从煤炭转向石油、天然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完成了转换;到1959年,世界能源构成中石油、天然气比重已超过煤炭,占50%,进入石油、天然气时代。而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至今仍占70%左右,石油、天然气只占20%上下,说明我国还处于煤炭时代,我们至少比发达国家落后70年,今天想要完成这个转换,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只能一方面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是中国在能源生产中唯一可行的道路。

(作者: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朱成章)



作者:朱成章 来源:EnergyTrend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