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之下,光伏电站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是随着国内电站迎来风生水起的建设潮,已建成的光伏电站暴露出了大规模的质量问题。用圈内人的描述就是“前面的桩刚打完,装了组件,后面还没打桩,刚打的桩已经歪了。”光伏电站项目要怎么做才赚钱?光伏电站承包商如何评价电站质量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海宗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他毕业
电站质量问题与标准无关,与投资有关?
记者:做电站的时候是如何在质量问题上做认证的?
张俊:通常情况我们都是会去买一个保险,或者做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电站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看EPC单价的高低,同时审查设备清单。
记者:能源局计划出台《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为以后银行批贷和电站交易提供参考,如果这个规范出台,是否会对EPC制造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张俊:其实,因为每个企业(买家)的情况不一样,想要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就会给出不同的EPC单价,10块钱做个项目和6块钱做个项目,那电站的质量、技术要求等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某基金公司,它可能需要购进一个电站,要求比较低,它是只要求这个电站能正常发电,并不考核发电量,它可能就会给了一个较低的EPC单价,做这个工程可能要符合国标就比较难了,你只能按照买家的要求去做。
记者:所以您认为政府在电站交易方面应该起什么作用?
张俊: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公正和公允的市场环境,要进一步细化可执行的相关规定,比如电站买卖合同的标准是有必要的。但在电站的质量上做一个标准,可能是很难执行的,因为电站的质量不是由第三方说的算的,应该是由出让方与持有方双方达成一致才说的算。
为什么国内光伏电站这么热?
记者:但是如果光伏电站的质量有问题,发电量不会影响最后收益吗?
张俊:所谓光伏电站的真正的商业模式肯定是去收取电费,有良好、稳定的现金流,这样运营一年一年下去,但是中国人的习惯就是短平快,还有就是拿现钞,他不会关注今后的收益有多高,他只不过是拿这个收益跟你去砍EPC的价格而已,砍成本而已,作为民营企业短时间的持有是可以的。而五大四小电力公司,他们持有电站是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在里面,他们做火电,水电这种有污染的电站,是需要配比一些新能源的项目进去。举个例子,他们做3个GW的超大的火电站项目,那就需要配备20~30 MW的光伏项目,只有是传统发电型的企业才是长期持有项目的最终玩家。
作者:晓晓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