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由国家能源局和东盟能源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双流举行。 在国家相关部门密集调研、部署支持以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行业景气度回升之际,此次论坛备受关注。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论坛或将透出新能源产业新一轮发展的路径
创新驱动 抢占市场先机
“未来3到5年内,集团的生产总值要达到10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民营企业向核电领域进军的第一人——川开集团董事会主席简兴福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川开的发展路径。
作为最早进军核电产品领域研发的川开集团,川开集团进入民用核电领域已有10年。从最初的配电到输电,再到发电,其核心产品不断走向产业链条的上游,早在2008年底,川开集团已完成两轮核级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开发,打破了外资公司对核级开关设备的长期垄断……
“双流政府对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指着集团办公大楼500米外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兴福介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国内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科研基地,是核蒸气供应系统与设备的集成供应商,有100多项专利技术授权……“我们彼此合作,在核电领域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拥有了该领域发展的主动权。”他说,川开今后不仅要把产品卖到国外,更要把技术卖到国外,把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技术。
作为从本地发展起来的一家民营企业,川开集团见证了双流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致力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跨越发展的全过程。从无到有,到成为国内技术路线最多、研发平台最高、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迄今,双流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共引进新能源及配套项目70个,协议总投资805亿元。
在平台建设方面,功能区坚持高端切入、科技引领,着力打造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六中心三平台”,致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目前,已建成的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内光伏产品检验类别最全、测试光伏组件面积最大、电磁兼容测试EUT工作电流最大的国家级第三方专业监督检验机构;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国内外近30家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此外,功能区内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中科院3个,核动力设计院5个,核工业物理研究院1个,国家中低压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光伏检测中心),博士工作站3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41所,各类培训机构、高职学校13家。截至2013年底,开发区企业累计已获专利2149项,中国驰名商标17个,中国名牌12个;已集聚各类人才6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4人、国家“^****”21人、四川“^****”22人、省“顶尖创新团队”2个。
创新驱动,抢占市场先机。双流新能源产业正吸引上中下游企业以及关联产业企业自主、主动聚集,逐步形成新能源企业和关联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态势。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