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贫困的农户,转身却变成“电老板”:自家拥有光伏发电站,从此阳光可“变现”。而且,不仅自己家裡用电不再花钱,多出来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到供电系统,折算成“发电费”。这就是合肥市在全国的又一个新“首创”:光伏扶贫。 光伏下乡“百千万”
“精淮扶贫”打出“组合拳”
杨庙镇副镇长武林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之前,长丰县把50户“光伏扶贫”项目指标全部分配给了这裡的困难农户,在施工单位和供电等部门的努力下,50户家庭光伏电站于去年12月12日正式并网运行,整个项目建设时间仅用了56天。
在武林看来,“光伏扶贫”项目是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新尝试,可以为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快速、长效地帮他们脱贫。根据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今后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范围内的贫困农户中推广。
“实施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开拓农村贫困户增收渠道,是合肥市将新兴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的一个创新举措,也是合肥市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李海鹰介绍说,下一步,合肥市还计划将“光伏扶贫”与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结合起来,“不仅直接改变贫困农户的生活现状,而且还将对美好乡村、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