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发电有望迎来爆发期 企业争相布局

2014-09-15 15:52:46 太阳能发电网
图为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一期10兆瓦发电站一角。 青海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由中控太阳能公司开发并投资建设,采用中控研发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准确地将太阳光聚焦采集到吸热塔上的吸热器中,并利用太阳能将吸热器内的水转化成高温蒸汽,再利用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最终将热能转化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兼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诺卫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柴达木盆地属于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发电项目,仅德令哈地区适合太阳能开发的面积就在500平方公里以上。近年来,这里布局的一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并网发电,下一步海西州将大力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这一新的发展形式。他表示,深圳爱能森在德令哈建光热发电储能材料基地,是青海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这拉开了光热材料制造、光热装备制造、光热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光热发电系列产业链落户青海的序幕。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不仅在青海,去年以来在我国西北部沙漠及沙漠化地区,东起内蒙古西至甘肃,有关部门已批准20多个光热发电项目,目前多个项目已在前期准备中。
  商业化前景可期
  太阳能光热发电商业化应用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引起各方关注。2007年,西班牙政府颁布了合理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上网电价,催生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应用热潮,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稳步上升。
  我国太阳能光热资源丰富,西北大面积的地区处在“太阳带”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占我国总面积2/3以上的西北地区太阳能光热发电可装机潜力约16000兆瓦,我国的这个储量与美国相当。以年发电量来讲,我国潜在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量为42000兆千瓦时,而目前我国年各类发电量约为5000多兆千瓦时。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黄湘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广大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超过330万平方公里,如果以1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面积布局光热发电,就可以满足目前全国的用电量。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马重芳教授说,从技术上看,我国与国外差距不大,近几年在研究领域有不少突破,有些方面还走在了前面,特别是熔融盐蓄热与传热关键技术获得突破,确保了中国站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制高点上。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产业优势在中国,是中国的强项,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我国企业已进入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在关键部件开发方面涌现出一批企业,国内已基本可全部生产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关键部件和主要装备。而且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链长,加速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消化钢材、铝材、玻璃、水泥等当前的过剩产能,并可拉动矿料、保温、机电、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转型升级,并能推动发电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发展,扩大就业。姚志豪说,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一次机遇,一旦撬动了产业,将会是一个上万亿的装备制造业大市场,且有可能是又一个可以走向世界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作者:李予阳 张建军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