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公布了碳交易市场履约成绩。 在今年完成履约的五个碳交易试点中,北京碳市的二级市场成交量居首,累计成交超过200万吨。同时,北京也是对重点排放单位违约约束最强的试点,对未清缴部分配额开出市场均价3-5倍的罚单。&nb
有些单位开始不理解,认为我们又没有生产,有什么好排放的?我们就要和他解释,排放是怎么产生、怎么计算的。
另外,排放测算也富有挑战,北京纳入的行业多、同一个行业中的不同企业情况也不同。比如连锁服务业,旗下店面是成倍增长的,测算工作量就会很大。还有一些小区物业,今年和去年管理的楼宇可能完全不同,也需要重新核算。
第三,北京的总部经济、央企、跨国公司以及公共机构比较多,履约期间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沟通协调难度不小。
因此,我们开展了多次培训,累计培训大约五千多人次,总共七八期。在对企业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一轮一轮地请专家讲解,有从理论层面讲为什么要控制排放的,也有介绍报送制度、排放核算方法等技术层面的,让企业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第三方机构应该掌握什么、了解什么、职业道德等方面,也都进行了培训。同时我们开展了广泛宣传,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视,还包括微博、微信都进行了大量宣传。
第四,我们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沟通交流,比如把大型企业召集在一起专门培训,还发动了一些技术支撑单位和行业协会。
最后就是加强执法,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并经北京市人大、市政府通过,对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理。
记者:在这几轮培训过程中企业都有参加吗?
洪继元:个别企业有些场次没有参加,但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企业落下。如果这家企业这次没来,下期培训肯定要通知,如果下期还没有来,再下期还会通知。通过几轮培训,重点排放单位绝大部分都参加了。
记者:在执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企业未履约,是出于什么原因?
洪继元: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原因。一种情况是,企业虽然有人员参加培训,但人员流动比较大,参加培训的人员总是在换,因此,虽然这些人知道了碳交易情况,却往往没有将信息向上传达,造成企业高层负责人并不了解的情况,所以没有完成履约。
另一种情况是,企业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排放看不见、摸不着,没办法实际测算。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拿着法律条文、“人大”决定给他看,企业如果不履约的话就违法了,违法就得处罚,所以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经过几轮沟通协调包括约谈,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履约。
记者:对未履约企业将采取哪些处罚措施?
洪继元:对于剩下的十几家未履约企业,我们正在进行相应的执法程序,也事先跟他们做了深度沟通。根据《碳排放权交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我们对企业排放超出配额不同比例的情况制定了3至5倍的罚款,罚单已经开出。
而企业经过复议期也没有提出异议,都表示服从法律约束。
至于未履约企业的名单,我们考虑毕竟是首年试点,企业未履约也有各种实际原因,从保护企业的角度考虑,接受处罚后,我们就不对外公布了。但相信有了今年的经验教训,下一年的履约过程中企业的表现会更好。
作者:张晴 李雪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