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通过发电卖电获得收入,用户用电需要交纳电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欧洲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相反的现象,即“负电价”(negative price)。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提高后,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结算价为负值。负电价意味着发电企业每发出一度电,就要向购电者支付费用,购
2014 年8月1日刚刚发布的德国新版《可再生能源法》(也被称为《可再生能源法》2.0版),作出重大政策调整,要求所有大中型可再生能源项目都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direct selling),也就是参与竞价上网,国家在市场电价基础上给予一定电价补贴。当电力市场出现负电价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就要好好权衡一下利弊了:如果能够拿到的电价补贴与其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比负电价绝对值要大,说明继续发电仍然是有利可图的,显然发电商会选择继续发电上网;反之,如果电价补贴与其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不足以弥补负电价,那么继续发电就要掏钱出去,这样发电商就会主动停止发电,这样也就减缓了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负电价”与用户用电——用户并没有享受到电力批发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好处。当电力市场批发电价非常低、为零,甚至负电价时,理论上传导的结果应该是用户用电价格也应该下降,用户应该得到实惠才对,但现实情况却更为复杂。在德国,用户一般都与售电商签订售电服务协议,协议期限通常是一年,给用户的电价在协议期限内是固定的。
售电商代表用户到市场上参与电力买卖交易,在批发电价基础上加上输配电价、各种税费(包括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并考虑售电商合理收益后,确定给用户的电价。售电商因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因此其价格与市场实时联动,但与用户电价并不发生联动。所以啊,售电商也要承担很大的经营风险,如果这一年电力市场批发电价非常低,而给用户的协议价格定高了,那么下一年用户就会抛弃原来的售电商,转向价格更为低廉的其他售电商;反之,如果这一年电力批发市场电价非常高,而给用户的协议价格定低了,这样售电商就要承担损失。
作者:能源观察网 来源:政乾方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