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可有可无?未履约面临处罚

2014-10-17 14:40:17 太阳能发电网
  自去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第一年度的碳排放权履约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北京市碳市场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亿元。北京市415家企业(单位)纳入201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需履行强制减排责任,重点排放单位主动履约率达到97.1%;北京对未按规定履约的12家单位开展了碳交易执法。对这12家未履约企业
  碳交易存在哪些问题?
  缺乏法律支撑和透明的市场信息,有观点认为碳税可能更有效
  9月29日~10月10日的两周内,受假日影响,全国碳交易市场仅有5个交易日,中国碳市活跃度下降且各地碳市表现不一。广东、深圳、北京、天津、重庆5市交易清淡,湖北和上海两地碳市保持较高活跃度。湖北碳市交易量继续放大,且价格仍然维持高位并创出近6个月新高;上海碳市维持量价齐升态势,成为本周碳市的亮点。
  各地试点确实增强了试点地区排放单位的节能意识,也暴露了试点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首先,碳交易缺乏成熟的法律支撑,试点地区各自为政,约束力较弱。不具备有法可依的碳排放控制制度,仅强制企业参与,无法形成真正的交易市场。此外,还需要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碳排放管理标准,纠正各地区在试点中的企业范围、碳排放的核算体系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展等差异,扩大碳排放市场范围。
  其次,碳交易缺乏透明的市场信息,导致不确定性较大,也限制了市场交易。透明的碳排放信息是碳交易的基础,目前在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和履约上,市场开放的信息严重不足。一方面,碳排放的统计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动力去报告这些数据。不透明直接限制了投资者进入碳排放交易,限制了市场规模。
  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林伯强认为,从短期政策可行性看,碳税比碳交易机制可能会更有效率。控制温室气体获得的收益只能缓慢体现,而控制排放所付出的成本却是显而易见的。政府通过设立碳税,并根据总体减排目标设定税率调整的时间表,可以使碳排放的成本变动可预测,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未来的生产经营,或进行相应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或淘汰效益低下的产能。
  与价格波动幅度巨大的碳排放交易相比,碳税更有确定性和效率。此外,碳税避免了棘手的减排配额分配问题,使得政府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通过税收水平的调整,来灵活实现减排义务。
  由于国际合作机制仍无法就碳排放总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时候,碳税能促使国内高碳、能源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实现较大减排。 

作者:刘潇艺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