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绿色”近年来日渐遭到诟病。尽管原本在设计之初被定义为“绿色”的建筑却在日后真正的运行中,由于缺乏注意,变成了更高耗能的建筑。 由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同时还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方式
“灯?很少用哎” “需不需要我们给学校换一批LED灯?”在学校运行了两年后,再次动身前往前,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国区副代表陈奕祥问了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校长这个问题。
“灯,我们好像都很少开灯啊。”校长想了想回答道。
2009年,台达集团捐资1000万人民币新建了“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原来的杨家镇小学在2008年“5·12”地震中严重受损。
新址重建的小学不仅有抗震级别的硬性要求,还采用了被动式的绿色设计,这种被动式设计,使得学校建筑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环境条件,满足采光、保暖等要求。
所谓被动式节能建筑,主要是指不依赖于自身耗能的建筑设备,而完全通过建筑自身的空间形式、围护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设计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方式。
2009年,借助“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活动,台达集团面向全球征集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的设计方案,最终将一等奖方案经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为施工设计图,作为新校园的最终施工方案。
新学校规划有教学行政楼、宿舍楼、食堂、运动场和人工湿地,有可容纳800人的学习生活空间,还可满足300名师生的住宿需求。
2011年4月,小学正式落成。结合绵阳地区的气候特点,学校采用了夏季以通风、隔热、遮阳、隔潮为主,冬季以集热、保湿、通风为主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为什么会对换灯泡有所犹豫?校长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记者说,由于有光线调节设计,学校都很少开灯,所以似乎都没有开灯的印象。
10月中旬的绵阳,阴雨不断,不过,所有教室里的日光灯大多只开了两路到三路,但并不显暗。校长说,采光设计已经满足日常需要,天阴的时候也只需要开一两路灯,很少时间需要全部灯都打开。
建筑方案显示,依据当地冬夏两季的太阳高度差异,校舍的教室设计了光线调节方案,利用坡屋顶挑出的屋檐天窗和教室南侧外窗的反光遮阳板。夏季可遮挡外窗的直射光线,冬季日照角度降低后,可通过天窗采光和遮阳板反光的方式,使室内的光线更加均匀。
作者:张静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