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绿色”近年来日渐遭到诟病。尽管原本在设计之初被定义为“绿色”的建筑却在日后真正的运行中,由于缺乏注意,变成了更高耗能的建筑。 由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同时还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方式
“观念制约绿建筑发展”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闷热、冬季潮湿。如何让建筑夏天隔热通风,冬天保暖防潮,是最直接的问题。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提供的测算数据显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在绵阳夏季闷热、冬季阴冷的气候条件下,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室内温度可降低1~3℃,相对湿度降低10%~30%,对室内环境舒适度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此外,教室天窗能显著提高室内光照度达70~200勒克司(每平方米流明数)。
2014年10月15日,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台达阳光初级中学举行了项目奠基仪式。这是台达集团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在四川灾区建筑的第二个绿色建筑学校项目。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所学校在芦山地区夏季闷热、冬季阴冷的气候条件下,将利用自然通风、架空屋面、架空地面、天窗采光、遮阳调光等技术。经过测算,与不采用这些技术的教室相比,在夏季可实现教室内白天平均温度下降2.1℃,一层教室白天空气相对湿度降低23.5%;天窗能使顶层教室书桌表面光照度平均提高92勒克司,在年日照时间不到1000小时的芦山,相当于平均每天减少近30%的照明用电。
另外,学校室外场地除运动场外均采用了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每年可保证近2400吨的雨水经场地渗入地下,保证场地内地下水环境。
不过,绿色建筑仍面临重重发展难题,其中之一,便是在贫穷地区和偏远山区的资金投入。
“观念制约了绿色建筑发展。”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表示,有很多人觉得绿色建筑初期投入比普通建筑大,但绿色建筑经过好的运营,都能够通过后期的节能收回投入差额。
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校长向记者介绍,这所占地面积2.74公顷,拥有约700人的学校,每个月电费仅1000元左右,一年的水电费用仅2万元~3万元,相较一般学校节能节水成效显著。
作者:张静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