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里种菜,棚顶发电。种菜发电相得益彰,光伏大棚发的电除供棚内照明、灌溉、通风等使用外,多余的电全部卖给电网。光伏大棚的LED系统可在晚上利用白天发的电,延长光照时间,缩短蔬菜的生长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天下有这样的美事吗? 在青岛市即墨普东光伏大棚,光伏大棚顶上覆盖着一块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一座大棚就相当于一个200千瓦的发
二、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瓶颈亟待打破 我国是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农民、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太阳能可利用开发的地域来看,在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存在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因此主要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而在东部地区人口密、可利用土地少,主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对于分布式光伏最为重要的屋顶资源而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农村光伏市场将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市场,但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其大规模的启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各种问题如电网结构、投资资金、消纳能力等较为突出,还有农民观念的转变,资金的筹备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
首先,当前,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启动农村光伏市场。关键是农民意愿问题。如何在农村宣传光伏,让农民群体相信光伏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带来效益,从而让他们愿意安装光伏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农村村民中培养意见领袖作为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的“口舌”。而在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乐于传播信息、较有威信,比较受大家信任的人物,如村干部、科技种植先进户、致富能手等,这部分人可以被称为村民的“意见领袖”。还有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可以发挥示范户效应。所谓的示范户效应就是在建设区域内的一个村或几个村选取不同的户做示范或实验,可以免费建设供示范户农民试用。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让未建设光伏的农户了解、知道其投入收益及其利好和使用效果。在合肥罗家疃村,阳光电源建设的一家农户,屋顶装有10块250瓦的光伏板南向搭建。男主人告诉前来的村民说,现在发电效果非常好,自己家完全用不完,剩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赚钱。每年收入约为3000元,25年总收益约7万元左右。当他们发现这些的确有用、名副其实时,他们自然深信是好东西,那么他们自然会投入建设光伏电站。
其次,资金从哪里来。资金显然是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的关键,电站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重要制约因素,虽然说农民现在比较富裕,但用数万元建站投资也不是小数目,再说未来25年收益能否有保障,是不是还有其他变故,别打了水漂呀,对此大部分农民还是有顾虑的,因此资金问题是个最现实的问题。另外,补贴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又如何给农民一个交代呢?当前我国每年有200多亿元左右资金规模,用来补贴可再生能源,这些钱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光伏电站的补贴,又如何启动农村市场? 因此,需要多措并举,多种手段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光伏扶贫只能正对少数农民,应探索更多的途径,如电费抵押、分期付款、企业共建等方式。
作者: 来源:Solarzoom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