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居高不下 加工贸易延续年底

2014-11-28 14:54:22 太阳能发电网
  2014年10月份多晶硅进口继续保持高位,当月进口量为8070吨,同比大幅度增长51.5%。1-10月份累计进口8125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6%,预计全年多晶硅进口将突破10万吨,比以往最高年份增长21%。   中国有色协会硅业分会认为,造成中国对美韩欧多晶硅“双反”裁决后进口量持续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值得业内关注的有三点:
  第一,8月1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58号公告”使得各地开始在执行日之前突击审批新的多晶硅加工贸易业务,总量超过10万吨多晶硅,在一年内执行完毕,超过以往任何年份的进口数量,尤其是美国的一家企业和国内企业签订高达3万多吨多晶硅加工贸易合同,有的国内企业甚至突击审批了多达近10笔的跨年度进口合同。此文件的出台,使国外多晶硅企业全量落实了新一年的销售计划,而国内多晶硅企业却无法落实一份实质性销售合同,更严重的是,这些突击审批的加工贸易合同有效期为一年,如此便可执行加工贸易进口到2015年8月31日,严重违反了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58号文件中对个别特殊情况才允许延迟执行至2014年12月31日的规定。但是,业内也需了解,“58号公告”中所指“可在合同有效期内执行完毕的加工贸易业务”是指9月1日之前签订的单笔贸易业务,这种单笔贸易合同量为数不多,可在合同期内执行完毕,即最多可执行到2015年8月31日。而文件中所指可“在2014年12月31日前执行完毕的加工贸易业务”是指在9月1日之前签订的多笔贸易业务,这种多笔贸易合同量占多数,必须在2014年12月31日前执行完毕。因此,加工贸易进口在2014年底会有好转。
  第二,按贸易方式来分,2014年10月份我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为2375吨,占比为29.4%,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5695吨,占比为70.6%。分国别具体看来:10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571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66.4%,从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多晶硅量比当月从美国进口总量尚且高出近一倍,可以看出韩国对这2.4%税率毫无遮拦地规避,“双反”效用被极度弱化;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178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89.0%,除去不在“双反”范围内的146吨半导体用多晶硅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征税,正是由于有加工贸易和台湾转口的渠道,美国企业REC和HEMLOCK都开足马力,满产释放;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944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59.6%,较上月占比有增加的趋势,可以看出,通过加工贸易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相对于承诺价仍具有客观优势。可见,“58号文件”暂停加工贸易进口申请的空档期不仅使被征相对高惩罚性关税的美国与中国签订大量加工贸易合同,而且惠及韩国甚至德国,使得加工贸易进口量居高不下。但是毕竟12月31号会有一批加工贸易合同会被终止,因此届时国内市场会略有好转。

作者:刘晶 来源:中国有色协会硅业分会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