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真是越过越难!这是包括德国最大公用事业公司意昂集团(E.on)在内所有传统电力公司的心里话。全球高举“碳减排”大旗,迫使它们不得不将一直赖以为生的化石燃料打入“冷宫”,原来能源界也存在“适者生存”的规律。 年关将至,意昂抛出了一则震撼十足的消息:未来
意昂首席执行官约翰内斯·泰森坦言,不管是将重点放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还是仍然死守会产生温室气体的传统发电燃料,意昂等大型公共事业公司必须马上做决定。“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两个截然不同的能源产业已经涌现到了我们的面前。”他说,“‘一分为二’是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变化做出的最积极决策,业务越集中对市场反应越敏捷,且在资产并购方面也更有优势。”
此外,泰森还反驳了“抛弃”传统发电业务的言论,称新公司将是欧洲第4大供电商,并拥有欧洲最大的气电存量。这样的定位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眼下,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日渐紧张,这让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市场无所适从。
分拆计划获政商两界支持 不管如何,意昂的分拆计划得到了市场的乐观回应,该公司股价小幅跳涨至近4个月新高。12月1日当天,意昂股价涨幅达到5%。
此外,政商两界也纷纷向意昂竖起大拇指,德国政府和产业投资者十分欢迎意昂的转型。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德国经济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对意昂的分拆计划给予高度评价,称作为曾以传统燃料为发电来源的大型公共事业公司,意昂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战略将为清洁能源供应带来正面影响。
德国《莱茵邮报》援引加布里尔的话称:“意昂是第一个采取必要措施完全改变能源供应链的公司,这无疑创造了新的机会。”加布里尔认为,分拆出的两家新公司都将保留岗位,且承担了为德国核电站退役拨备资金的责任。
“意昂迈出了非常勇敢、颇具前瞻性的一步。”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约翰·马斯克表示,“意昂为投资者提供了两个独立的投资途径和发展机会。”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师迪帕·范卡德瓦兰认为,分拆的影响有好有坏,一方面,“各自为政”之后,高风险且不受欢迎的传统电力业务不会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自负盈亏”反而减轻了意昂的财政负担。
范卡德瓦兰指出,意昂2013年93亿欧元的税前利润,约44亿欧元来自传统燃料业务,而剩下的49亿欧元则是更环保、更具前景的资产所创造。自2007年以来,意昂已对风能和太阳能投资约100亿欧元,明年或将继续投入48亿欧元。分拆后,意昂因业务发展风险较小,或被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赋予更高的估值。
马斯克补充称,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昂的分拆举措也许会带动一波传统电力公司寻求转型,这或将成为2015年的“新气象”。但显然,德国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莱茵集团(RWE)并不在其中。
《金融时报》12月2日报道称,莱茵拒绝跟随意昂脚步实行分拆战略,称不会为旗下化石燃料和核能业务成立独立上市公司。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莱茵是沿着整个产业价值链部署业务,我们相信通过优化能源资产,可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因此分家并不在计划内。”
作者:王林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