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本刊组建的一个光伏人微信群里,有群友发上来一张人踩在组件表面进行清洗的照片(图1),于是,群里的“技术控”们瞬间活跃起来,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由于对话比较凌乱,为便于阅读,小编在尽可能尊重发言者原意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发言进行了合并、缩减等“技术性”处理,
王志强回复:多谢!又让我们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我个人认为,由于您说的上述可能引起的组件性能的变化有几个方面我们是需要思考的:
1.如您所说风压的问题,风压对于组件绝对不是均匀的,也许风本身是均匀的,但是组件的安装通常都是4点固定,在大风的情况向固定点的位移和组件边框的位移差别是很大的; 在河北的一个大风地区就发现有组件阵列边缘组件被风破坏的情况。
2.在安装过程中,如您所说大组件不便于安装工人的搬移,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小组件其实更适合应用。
3.就标准来说,如果标准不能完全的避免所使用的组件在维护、安装后,在经过25年的运营,组件不破裂,但性能大幅下降,是否说明组件的标准是有缺陷的。
朱雪梅回复:实践应用中的组件,性能下降和失效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跟踪和对比数据,就不能武断的下结论。
实验室的模拟实验设计也未必就很合理,我希望大家能多个角度讨论,更重要的是实践和数据采集,目前标准并没有完全模拟组件工作中的条件,比如日照 ,高温高湿,温度循环变化等,这些条件是同时发生的,我们现在正摸索着做这方面的组件加速老化和失效实验。希望能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孙韵琳回复王志强:1.组件与边框分离,不是因为风压不均匀,而是风力过大,这在海南的光伏项目中早有先例,这种情况已经属于极端天气。
2.组件的大小尺寸与其经济性还有很大关系,就目前的组件来讲,如果是在屋顶安装,确实不合适,1950*992*40mm,一个人拿就有点大,两个人就太浪费人力资源,所以很多是选择一个人背,在背的过程中的振动导致了碎片出现的可能性。现在还有的组件厂在搞300W甚至更大的组件,我个人认为,是需要慎重的,确实运输和安装都会不便。
3.目前的标准来讲,由于管的范围太宽,因此不会很细,比如在中国,东北和华南气候条件相差甚远,不应该使用同一个标准来规定所有组件,而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标准,那只有提高标准的等级,这会使得组件成本增加,其实目前国内的认证机构像鉴衡就在推西北、华南和东北三个区域的不同规范。华南地区是不会出现-30度的天气的,而西北也不可能出现85的湿度环境。有些现行标准,确实会存在一些缺陷,但由于技术本身也在发展,生产工艺也在改变,因此标准要及时更新。至少今天的电池越来越薄,而以前的厚度是现在的可能2-3倍,这都会对组件的性能产生影响。
以上,不妥处请多指正。
朱雪梅:呵呵 。。。组件越大,整体强度越弱,对安装的要求越高,组件的电池片越来越薄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和前几年比较厚的电池片组件做对比,找到产生隐裂问题的根本原因。否则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没有重点和关键点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组件如此脆弱,隐裂情况如此严峻,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产生隐裂的因素开展对比实验,还是得用数据说话。
小编凑个热闹也总结一下:
光伏组件的隐裂现象,正在令越来越多的电站投资者感到头疼。这种仅凭肉眼难以发现的质量问题,甚至需要在电站投入运行之后,才有可能因发电能力表现不佳而被发现。
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有说是组件生产过程中的层压工艺原因,也有说是运输原因,还有说是由于现场安装工人抬板子的姿势不对,等等,五花八门,看起来好像也是公公有道理、婆婆也有道理,总之是缺少一个能令众人臣服的权威裁决。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是由于硅片本身的脆和薄。由此,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目前硅片越做越薄、组件越做越大的发展趋势,是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毕竟,组件制造出来后,不是为了放在窗明几亮的陈列室里供人们观瞻,而是要安放在恶劣的野外自然环境中风吹日晒20多年。
以“大”和“薄”为极致追求的成本思维,无疑是对光伏组件生产者更有利的逻辑。但对电站投资者——也就是消费者而言,安全,以及持久的品质,才是王道。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非常感谢参与讨论的各位业界朋友,也欢迎大家继续就这个问题深入交流!
作者:秋石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