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缺钱”难题如何破?

2014-12-31 10:01:56 太阳能发电网
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及方式,顺利引入金融机构“入伙”,并实现稳定的电站投资回报,将是今后各公司拔得头筹的关键。

  低成本融资
  他也坦言,在2015年该公司需要有各种方式来实现大额融资,可借助各种方式,比如通过项目建设期贷款、境内外长期贷款、“YIELD CO”的循环资本模式等操作。
  就在12月29日,协鑫新能源与中银国际(即中银国际杠杆及结构融资有限公司)签订了800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这8000万美元被称为“循环利用贷款”,是国内首个据项目本身偿债能力而实现无担保、可循环利用的境外光伏电站建设期贷款。
  在一个光伏电站2~3个月的建设期中,投资方需要一笔资金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假设以一个100兆瓦的电站项目为例,其投资额总计为8亿元,企业投入20%(即1.6亿元)的股本金且提供采购合同之后,融资机构将以1:1的配比资金(即1.6亿元)来提供贷款。等到该项目的投资方拿到了银行长期贷款后,会再把之前的1.6亿元贷款通过合理方式还掉,而这笔项目建设期贷款又可再次循环到下一个电站项目,作为“过桥”用。
“中银国际的这一融资产品,覆盖了我们4个光伏电站,按照2年加1年(1年是延长预备期)的方式来操作。如果我们合作愉快,未来还可由他们牵头再引入其他银行组成银团,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他说,建设期贷款的好处是,投资方不需再像以往那样垫付电站30%~40%的资金,而是通过杠杆化的操作来解决。他还表示,由于是境外融资,其实际的资金成本在10%以下。
  建设期融资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长期贷款融资,等光伏电站项目做成之后,又可以做“YC”融资。
  周天白向本报记者解释,YC全称为“YIELD CO”,它与投资实业的基金类似。其特点是,这种基金专注于投资电站项目,可对电站项目进行资产、运行维护的评估,更加专业到位;该基金通过收购、持有项目产生稳定可观的现金收益,“基本上是在电站发电3到6个月之后,该类基金就会介入。”
  他强调,“YC模式”并不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自身风险较小;等到合适的时机,YC基金会将电站项目对外溢价卖出。周天白称,如果将境外长期贷款结合“YC模式”来看,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降低。比如,境外长期贷款的融资成本是6%乘以65%(即项目的投资额比重),而YC的融资成本是8%乘以35%(即项目的前期启动资本金),那么整个项目的加权融资成本是6.7%,而目前市面上较好的光伏电站融资成本估计会在8.5%左右。
  周天白指出,电站不仅应当做固定收息的产品来运营、获得固定收益产品估值,还应作为一个金融产品来打造资本循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王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