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可再生能源深度复苏的一年,海上风电首次定价、光伏政策深度推进、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的火热,为这个行业开启了新的希望之窗。 2014年也是可再生能源陷入迷惘的一年,风电电价面临重大调整、分布式推进受阻、弃风弃光顽疾难除,使行业道路更加崎岖难行。&n
增速放缓 可再生能源正在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2013年年,可再生能源的的投资大幅滑落,2014年,投资虽然回暖,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太阳能板块,风电增长下降趋势相当明显。即使是在增长最强劲的中国,经历连续的高速发展后,近两年增长势头稍弱。国家能源局也认为,这几年市场还是发挥了作用,每年增长就是在1500万千瓦左右,“十二五”规划完成问题不大,但要完成“十三五”,则需要每年20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
配额制 2014年内又一项“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201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频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方案将于年内出台。7月份,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7月在嘉兴会议上特别提出政府将重点研究和落实和再生能源配额制,引发了市场对该政策的期待,8月,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消息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讨论稿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会议,最后修改稿已经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完成提交。配额制办法从开始起草初稿至今已三年有多,2013年也一直传出“年内出台”的消息,但到了今年,业界都已明白,重要的不是办法何时出台,而是能否突破地方政府和交易市场缺失等壁垒,真正给新能源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已接近尾声,尽管这期间经历了一次行业萧条期,中国风电仍以相当快的速度恢复过来。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14年9月份达到87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突破9000万千瓦。这样,2015年只需要完成10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就能达成“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在完成“十二五”目标悬念不大的前提下,“十三五”将怎样规划?
事实上,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国家能源局就已经对“十三五”做出了展望,即完成2亿千瓦,最终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相信仍将基于这一数字。问题是,2亿千瓦有多远?如果按照过去五年的增长速度,完成这个规划目标并不困难。但由于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庞大的基数,其年均增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十三五”能否顺利完成目标,连能源局都没有底气。
双反发酵 美国商务部在2014年年底再次给中国光伏一记重击。从2012年至今,海外多个光伏市场对中国光伏行业进行各种双反调查,给中国光伏带来了很大影响。2014年,对华光伏双反的主力是美国,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终裁,认定的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对这轮双反的结果,有人表示影响有限,有人表示需要更有力的抗辩,但无论如何,中国人似乎都不愿意放弃这个融资体系健全、游戏规则明确的市场。
作者:何诺书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