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光伏:追光逐日竞风流

2015-01-07 10:37:11 太阳能发电网
无论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还是毗邻黄河上游梯级“龙头”电站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抑或是青海省会西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都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界瞩目的焦点。  2011年,以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20万千瓦光伏电站为代表的42个项目同时建成,
  300万千瓦装机  全部并网发电
  青海光伏发电最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合作实验项目。1993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青海湖畔建成了一座4千瓦的光伏电站,解决了一个村庄的生活用电,示范效果良好。此后,芬兰政府、世行组织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等分别在青海建成了小型光伏电站。
  青海光伏发电发展的第二阶段始于2001年底,国家启动了“送电到乡”工程。这期间建成了112个小型光伏电站,解决了112个无电乡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第三阶段则始于2009年,国家实施了支持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此间,青海陆续建成一批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基本解决了藏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
  青海省,特别是柴达木地区的日照条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出其右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100-3600小时,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加之大量闲置的荒漠化土地,这些都使得青海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条件得天独厚。
  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青海踏上了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征程。到2010年,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和一批民营企业,开始批量进入青海光伏终端市场和部分上游产业。仅在格尔木市郊的一片区域,签订的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就达150万千瓦左右。整个柴达木盆地光伏电站建设意向项目装机容量已超过650万千瓦,是当初青海省规划目标的6倍以上。
  进入2011年后,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光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在当年5月召开全省光伏企业动员大会,掀起了光伏发电的建设高潮。获益于光伏组件价格的下跌以及国家光伏发电项目上网标杆电价的确定,青海电网于年末成功接入柴达木地区43座光伏电站103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催生出了“世界上太阳能光伏装机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群、世界上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光伏发电安装量、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伏并网系统工程、世界范围内首个实现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五项世界之最。随后,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青海省大力培育和发展光伏产业,连续3年启动实施了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使青海光伏发电势头一直“领跑”全国。
  2013年12月31日,随着大唐国际共和光伏电站40兆瓦顺利并入青海电网,青海省第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群顺利并网发电。当年,全省光伏发电项目实际并网35个,合计并网容量141万千瓦。
  2014年8月,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并网光伏项目——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兆瓦并网光伏项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光伏产业园开工。目前,园区内已建成23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90兆瓦(含水光互补320兆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群。


作者:马新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gaot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