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轮电改至今,经历了12个年头,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来重启电改,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政治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推动电力体制改革,促使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当其时;二是环境允许。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发展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出现大幅度波动和规模性短缺的现象。这为改革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三是技术提升。随着交易平台、智能电网等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电改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技术支撑。至于政府的决心,我们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会议不仅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还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表明改革要从“口号”走向操作。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还会存在一些利益的冲突,特别是电力行业。
对于电力改革的阻力,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电力体制的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电力市场的改革,或者说不仅仅是市场化改革。鉴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资源优化等目标才是改革应当考虑的,也是在电力系统整体规划和优化下才能够实现的,而市场化仅仅是一种手段。所以,大家所说的阻力,关键不在行业本身,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各个主体间的博弈。而要破除这种阻力,更多的是考验政府的协调能力,看政府能否站在改革要实现的节能减排、整体优化、能源安全等根本目标上来进行协调。
电改的终极目标是安全经济、节能环保
任何改革的最终受益者都应该是全社会,百姓的利益是根本。然而,要想最终受益者是全社会,现在来看还有一定困难,电改方案制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以形成利益平衡点。这种博弈可能在两方面影响最终的改革效果:一是方案无法达到总体最优,也就是国家层面上的目标无法实现;二是无法将电力改革与国民经济总体改革相协调,也就是无法实现链式改革,而电力改革如果依然是点上的改革的话,是行不通的。因此我认为,利益平衡最多只能是一个约束条件,而且也不应该是一个刚性约束。基于目前的外部环境和能源电力发展的大势,电改不是通过简单的竞争手段实现的,节能减排和系统总体优化才是电改的根本目标。
当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必须优先保证,但是它又不能离开传统发电所提供的调峰服务,实现“横向源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是中国面临即将到来的“混合能源时代”在电力市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种发电权交易机制、需求侧响应机制、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等等都必须在电力市场整体设计中加以考虑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优化的竞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