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个收益率13%的光伏宝!

2015-05-07 12:03:30 太阳能发电网
光伏宝~绿能宝~宝宝分不清楚~今年以来,这些标榜高收益率的光伏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从前首富彭晓峰重出江湖之作——国内首款以光伏电站为标的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绿能宝”,再到国内首个由央企发起的互联网光伏开发基金“光伏宝”,它们真的能赚那么多钱吗?这种方式帮光伏企业融资靠谱吗?

  “光伏宝”值得投资吗?
  1.投资产品间的横向比较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信托产品、“绿能宝”等几种收益率可比的替代投资品与“光伏宝1期”做个横向比较,见下图。

  “光伏宝”及其他替代投资产品简要比较
  2. “光伏宝”预期收益率合理吗?
  有人觉得“光伏宝”作为股权投资,13%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与信托等相比且无较大优势,更别说股权投资基金了。而且,项目风险还需投资人承担,风险与回报明显不成正比。言下之意,这个收益率水平,不合理!果真如此吗?
  “光伏宝1期”为什么会比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略高?个人理解,一是风险溢价,信托产品刚性兑付尚未打破,而且多有抵质押与保证担保,其实际风险较小;二是流动性溢价,信托产品期限多在1-3年之间,且多数会每半年支付一次投资收益,而光伏宝期限在2-3年之间,且投资收益在到期后一次性支付。
  “光伏宝1期”的预期收益率为什么会远不如股权投资基金?答案很简单,虽然在形式上,“光伏宝”募集资金是对电站项目公司的股权投资,但由于BT收购协议的存在,“光伏宝”实质上“名股实债”的夹层投资,并非真正的股权投资,其风险也远小于真正的股权投资基金。
  那与“绿能宝”相比呢?“光伏宝1期”的投资期限在2-3年之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3%,与之对应可比的应该是锁定期限720天、年化收益率10.3%的“绿能宝美桔14号”和锁定期限1080天、年化收益率11.9%的“绿能宝美桔16号”。两款产品的理论风险都与电站收益相关,又该如何解释其收益率差异?个人理解,两款产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各有特色,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主要应是“光伏宝1期”最低10万元起的较高投资门槛所致。毕竟,投入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说了这么多,“光伏宝”到底是款好产品吗?其实,投资和买菜差不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投资产品的风险属性、流动性进行分析,再看看预期收益率是否与之匹配,是不是符合我们的风险偏好与投资目标。别忘了,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光伏宝”能玩转光伏电站融资吗?
  1.为什么是优先级LP财产份额收益权?
  为什么“光伏宝”投资者受让的是电站开发基金优先级LP的财产份额收益权,而不是直接成为该基金的优先级LP?
  真实原因不得而知。恕我大胆的猜测,第一,假设为了募足4.5亿元,将可能发行90只金额500万元的“光伏宝”产品。如果单支“光伏宝”的投资者上限仍为50名,则90只产品最多将会有4,500名投资者。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基金的优先级LP份额,则该有限合伙企业将可能会有至多4,500名优先级LP,显然不符合有限合伙企业最多50名合伙人的法律规定。第二,由于《合伙协议》规定了优先级LP的一系列参与权利,即使法律允许数千名优先级LP的存在,如果这些优先级LP都行使其参与权利,将会极大影响基金的运营效率。

  “光伏宝”何以玩转光伏电站融资?
  “光伏宝”为什么能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较高的回报的同时,也为光伏电站进行融资呢?
  原因之一在于大比例杠杆的使用。电站开发基金所募集资金仅是电站建设所需的20%资本金,其余80%建设资金由EPC进行垫资,按照两年周转三次计算,借助1:4的杠杆效应,15亿元基金在带动225亿元项目规模的同时,也放大了资本金投资收益,间接提升了“光伏宝”的收益水平。

“光伏宝”产品杠杆效应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广核富盈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网站)

  原因之二很可能是其资金仅用于光伏电站建设阶段的“过桥融资”。由于当前光伏电站的内部收益率(IRR)介于10%-15%之间,即使考虑财务杠杆的收益放大作用,也难以长时期持续支撑“光伏宝”高达13%的年化收益率。个人猜测,在“光伏宝”解决电站建设期融资问题后,BT收购方(电站持有方)将使用已建成电站获得低成本银行贷款,或者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获得相对较低成本的融资。
  可见,“光伏宝”能够玩转光伏电站融资的核心,应该是央企中广核以其强势之角色,于电站建设期以其声誉背书“光伏宝”来“利诱”投资者募集资本金,并“威逼”EPC提供高比例垫资;在电站建成后,再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后续融资。惟其如此,“光伏宝”才能在电站融资操作上构建一道“闭环”,真正玩转光伏电站融资。这些,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作者:郭剑寒 来源:财新网-无所不能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