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贤谈五大光伏认识误区

2015-06-23 17:37:37 太阳能发电网
“当前,可再生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领域中存在五大认识误区,这些观点和逻辑被人为扭曲。如果不能正确专业地理解光伏产业的发展特点,恐怕会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日前,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仁贤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光伏展上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和全球光伏应用市场


  误区二:能源互联网大幅提升光伏绩效
  2015年或许可以被称作“能源互联网年”。其火热的形势不仅体现在与“互联网+”有关的能源相关企业以股市新贵的形象出现颇受追捧,更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企业特别是光伏企业将能源互联网升格为企业战略。
  对于如此受宠的能源互联网,曹仁贤则认为,能源互联网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便利交易、绩效的评估和大数据的挖掘应用,但应该理性客观看待互联网等辅助手段对于光伏发电绩效提升的效果。
  “光伏业界应该对创新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光伏系统和光伏电站创新求变体现专业的精神还是要回归本源,最根本的工作依然是光伏系统本身的技术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关键部件研发、系统本身的优化等创新工作,核心是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互联网只是提高电站可利用率的一种手段和实现途径,不能不切实际地舍本逐末,迷失创新重点和方向,片面指望自动化手段会给光伏电站带来巨大效益。实际上光伏电站一旦投入运行,能改变的参数几乎没有,运维的信息化最多也只能保证原来可行性报告中的经济效益目标。有的电站后期发现有一些大的缺陷,纠正这些缺陷需要重复投入,在这些电站上能源互联网帮不上什么忙,所以早期的专业设计和质量把控是最关键的。”曹仁贤说。
  在这次慕尼黑国际光伏展上,主流的国际光伏企业鲜有将能源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重要的产品进行展示的,更多的还是展示光伏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曹仁贤说,特别是随着国内分布式光伏起步,新进入者是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多元投资主体,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对光伏产业的理解还很感性,因此,主流企业更应该注重务实和客观。“任何行业的创新活动都是有重点的、务实的,喧宾夺主的行为不仅昙花一现,而且会耽误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大计。”

  误区三:光伏组件失配损失严重
  熟悉光伏电站的人都知道,对光伏组件构成系统进行功率测试时,会因为某个组件差异或失效出现拖累系统发电的情况(俗称木桶效应),此时需要通过组件的独立MPPT或优化器来解决。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光伏组件的质量差异如此巨大,需要大量使用独立的MPPT或单独的小型、微型逆变器来进行优化才能提升效率呢?
  曹仁贤认为这有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随着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提升,主流企业生产的每块电池板,稳定性和一致性相差无几,即使寿命期内有部分衰减,同一批次的组件其衰减也几乎是同步的。在欧美市场上,公认的是串并联方式的组合对光伏系统发电影响并不大,特别是对于兆瓦级以上的电站,很多企业推出了2.5MW的单路MPPT的集中逆变器,甚至4MW的单机逆变设备。
  “有些企业夸大光伏组件的衰减、不一致性和质量问题,来强调某个零部件的重要性和能力,这是不利于产业务实发展的过度营销行为。光伏组件会被阴影、灰尘、杂草等遮挡是事实,但这些不是光伏组件企业的错误,这些完全可用少花钱的方式来避免,我们要靠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光伏产业的技术、设计、运维水平。”曹仁贤说。

作者:方笑菊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