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卡着审批吃环保” 环评机构明年底前脱钩

2015-07-13 14:47:44 太阳能发电网
环评“红顶中介”危害很大,一方面,他们会截留政府简政放权为企业带来的改革红利,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一旦某些不达标项目上马,必定会埋下环境污染的隐患。

  破除行政背景成为真正的市场行为
  “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曾表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后,直属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的在编和聘用人员,一律不得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工作,不得在环评机构参股,愿意继续专职从事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工作的,必须与直属单位及其所属企业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说。
  关于脱钩时限问题,程立峰表示,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分三批,在2016年年底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今年率先完成;西部省级及中、东部地区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的环评机构明年6月底前完成;西部地区市县级环评机构明显偏少、偏弱,列为最后一批完成。据了解,截至3月底,两家部属单位环评机构已完成脱钩工作。
  “环评管理改革顺应了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环评技术服务业必须破除行政背景,成为真正的市场行为,才能健康发展。”程立峰说。

  环评应处于公众视野范围内
  环评脱钩后,如何解决接手机构的资质问题?程立峰表示,环保部近期将发布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对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后的接手机构,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仍按照现行资质管理办法中有关改制机构变更程序和资质条件核发资质证书。“这有利于环评技术人员的妥善安置,确保接手机构的环评技术力量,激励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加快脱钩。”
  “环评脱钩,对于摧毁腐败产生的温床,是必要的,但是仅仅靠脱钩,没法解决利益输送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马军表示。
  “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管,切断利益输送。另一方面,要辅之以全面的信息公开。”马军说,环评不仅是技术评价,也是利益方参与的过程,各方要能做到知情、表达,环评全部过程应该处于公众的视野范围内,既要有相关专家的参与,也要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众参与。
  程立峰表示,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推进“阳光环评”。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将环评各环节、各领域、各单位的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把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行为均置于阳光下,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作者:寇江泽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