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驱动的“不对称竞争”,正在全球能源消费领域愈演愈烈,传统能源供应商面临着四面八方的竞争——既有初创的数字零售商、电信巨头、产消合一者,也不乏老牌的公用事业机构。若能源供应商无视巨变,不积极向数据化、平台化转型,则存在被彻底颠覆的危险
平台革命
虽然能源供应商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机会层出不穷,但未来并不会由某一产品、流程、服务或解决方案所决定。“埃森哲2015年技术展望”指出,“平台革命”是推动下一波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增长的五大关键趋势之一。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2013年,在市值位列全球前30名的企业中,有14家企业属于平台导向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建立和主导的平台下,买方、卖方和无数第三方都能进行实时沟通。”
尽管数字行业平台为其他行业带来了巨大价值并引发空前颠覆,但埃森哲认为,就天然气、电力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而言,这些行业正处于平台革命的边缘。
其平台化转型,最大的挑战首先来自从“个人”到“伙伴”的心态转变:“单打独斗”力量甚微,企业的未来不仅取决于自身(“个人”)的成功努力,还依赖于整个平台生态系统中所有参与方(“伙伴”)的成功。
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开始利用“请他方代劳”这种非常规的方式促进创新。通过对外开放自身平台,企业可将之作为“创新沙盒”,使联盟伙伴、初创企业乃至消费者均能在“沙盒”中展开安全、有创意的实验。
另一个挑战是实时化(消费)商业模式。对于参与能源交易的交付一方而言,实时化运作并非新鲜事物。但就消费端来说,实时化却是崭新的概念。数字平台则为消费者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如买卖多余能源、获得停电消息更新、在价格高于一定水平时提示更换供应商等。
埃森哲“提供全新能源消费体验”研究发现,93%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智能电表的诸多功能。他们期望能在用电行为、电力产品和电力服务上获得个性化建议以降低电费开支,并在账单额度可能高于正常情况时提前收到通知。
从P2P平台、蓄能、电动汽车到可再生能源,各种技术进步正在为消费者创造获取能源、储存能源乃至售卖能源的全新方式。这些变化代表了公用事业向全新数字化运营方式的转变。无论秉承何种价值主张,成熟的平台都应反映或具备如下特征:可选择,公平,开放,标准化,互联以及安全。
公用事业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数字化正在释放着各种新的价值机遇——就产业平台而言尤是如此。具体而言,能源供应商须着重考虑未来战略的六大关键要务:构建“数字基因”,提供轻松体验,搭建灵活平台,推动数据分析型洞见,快速创新和巩固战略合作。
所谓构建“数字基因”,即透过数字化视角改造企业——从战略、业务模式,一直延伸至运营与治理模式。
提供轻松体验,即通过提高下一代数字化客户能力、优化自助服务互动并积极满足消费者需求,由此完善客户体验。
搭建灵活平台,即搭建数字化平台,以此促进实时化业务模式、新兴能源解决方案和客户驱动型创新。
推动数据分析型洞见,即利用实时可行洞见和分析能力来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决策,并提高业务效力。
快速创新,即通过把握最新机遇并为消费者赋权,使消费者成为市场营销和创新伙伴,以此加快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与上市速度,推动业务增长并实现更大的长期价值。
巩固战略合作,即通过与其他供应商合作并建立非传统联盟来加快创造价值。
尽管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因素,能源供应商仍可透过数字化视角,来寻找推动盈利增长、降低成本和完善客户体验的切实之道。数字化的工具、系统、能力和技术,将是企业在未来几年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作者为埃森哲能源消费服务部董事总经理】
作者:Tony Masella 来源:财经十一人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