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兴业太阳能董事局主席:地面电站投资已东移

2015-09-03 19:16:05 太阳能发电网
  兴业太阳能在大起大落的光伏行业里面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始终低调地保持稳健且让同行羡慕的发展速度。  8月27日,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太阳能”)发布2015年中期业绩,其中太阳能EPC业务上升32.4%至人民币10.34亿元,纯利增加7.7%至人民币2.23亿元。  这一业绩在所有光伏上市企业中当属佼佼者。
  地面电站投资业务东移
  记者:您在前面谈到2013年兴业太阳能在西部投资了大型地面电站,具体有多大规模?兴业太阳能2013年曾经计划参与建设甘肃武威规划的1.1GW光伏电站项目,这一项目进展如何?你们在西部的项目是否遭遇了“弃光限电”问题?
  刘红维:我们在新疆库尔勒和甘肃武威投资建设了168MW大型地面电站。所谓1.1GW项目是武威市政府提出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规划,但受限于项目资源暂时中止了。我们参与了其中一期项目,已建成电站58MW,正在逐步完成并网。
  在西部,由于现行电网环境的制约,地面电站“弃光限电”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公司在库尔勒的项目目前运营基本正常,武威项目不太好。
  记者:在下一步的地面电站投资开发方面,兴业太阳能有哪些考虑?
  刘红维:从开发区域上,我们将由西部转移到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虽然具备日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便宜等优点,但也面临着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外输通道建设滞后、弃光限电严重和脱硫燃煤标杆电价较低、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延迟等缺点,这大大地影响了投资开发光伏电站的回报率。所以,我们决定将开发重心转移到中东部来,中东部地区的缺点是日照资源有限、土地价格昂贵,但是也具备当地消纳能力充裕、基本无弃光限电现象和脱硫燃煤标杆电价较高等优点。目前,我们在广东、海南、河北和贵州等地已经拿到了470MW的光伏电站建设许可。
  由于光伏电站投资开发属于重资产业务,在开发模式上,我们将选择与战略投资者合作,目前已经与协鑫新能源和中民新能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共同确认的合作区域,联合投资开发和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暂未遇到融资难问题
  记者:光伏行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兴业太阳能是否遭遇这一问题?目前都有哪些融资方式,以何种方式为主?在融资方式上,有哪些创新?
  刘红威:兴业太阳能一直坚持以轻资产的EPC业务为主,暂时尚未遇到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依托香港上市公司平台,自上市以来多次在境外通过股权、债权成功融资,2014年先后成功发行9.3亿元人民币可转股债券、5.6亿元人民币优先票据,2015年先后成功完成2.5亿港元优先票据和1亿美元低息银团贷款融资。
  记者:光伏行业都在热议甚至炒作能源互联网,您如何看待能源互联网在光伏行业的应用?兴业太阳能有哪些考虑?
  刘红维:互联网在光伏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互联网总是能拉近用户和产品的距离,相信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必然会让光伏的应用范围更广阔。此外“能源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把光伏电站变成投资产品,也是电站融资的一种创新。
  目前兴业太阳能已和华为形成长期合作,着手在电站运维中建立大数据中心,提高电站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