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和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天合光能发力下游业务,目标成为一流的下游电站开发运营商。天合光能首席财务官谭韧公开表示,天合光能计划将其下游光伏电站业务上市,可能以“GrowthCo”而非“YieldCo”的方式。
在近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天合光能首席财务官谭韧公开表示,天合光能计划将其下游
上市方式和地点待定
记者:那么天合光能将选择哪一种方式在哪里上市?是在香港还是美国?
谭韧:我们还在评估到底在哪个市场上市比较合适,在哪里上市对于采取哪种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在美国上市的话,一般来说,YieldCo方式比较成熟,资本市场认可度很高,那么这种方式就比较合适。但是我们的光伏电站资产主要在国内,美国投资者会担心中国的光伏电站资产存在弃光限电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发放不及时的问题,打包对光伏电站资产的未来收益有疑虑,所以也许会对于实现资产价值会有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状态下是否适合我们要充分评估。
当然说到“弃光限电”,这个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一状况主要存在于大型地面电站领域,主要是甘肃和新疆相当严重。但是随着最近能源局批复的12条输电通道建设的推进,我相信这一状况未来几年之内会得到逐步改善。相对大型地面电站而言,分布式光伏电站“弃光限电”的情况较鲜见,而且补贴发放比较及时。
记者:你们选择上市地点的标准是什么?
谭韧: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资产价值的体现以达到对现有投资人的回报,另一方面也要看市场的长期融资能力。我们还在评估和思考到底在哪里上市,再者电站规模整体体量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目前天合每年下游电站营收约几千万,占天合光能整体营收的比例并不高。
记者:实际上,你们可以选择的上市方式多种多样。从你们提出计划上市到现在,很长时间过去了,为什么上市的方式和地点要讨论这么久?
谭韧:的确,上市方式确实很多。一种是将光伏电站项目打包上市,在并网发电的优质项目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通过yieldco的方式进行上市;另一种方式是将光伏电站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以整体公司的形式上市,选择在哪里上市,以什么方式上市,确实需要花时间论证,也会受到经济大环境的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能选择较合适的时间点,以确保为天合长期持久发展做好铺垫。
记者:在GrowthCo与 YieldCo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备选的为下游电站业务融资的方案?
谭韧:下游项目的融资是多方位的,除了资本市场的上市融资外,资本市场也可以发可转债,或者公司债,另外传统的贷款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基金、融资租赁公司也积极参与质量好的电站项目的融资。在不同层面上引进战略投资人在太阳能行业也不鲜见。
年底新增并网发电规模达到700-750MW
记者:天合光能已经并网发电的电站有多少规模?
谭韧:截至今年6月30日,我们目前已经并网发电的电站规模大约有358.5MW,在国内的有336.3MW,主要包括江苏东海岸的120MW、新疆90MW和云南300MW的项目已经并网发电有70MW。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实现新增并网发电的规模达到700-750MW左右,从而达到总规模1GW左右,其中30%左右为分布式项目。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