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首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金太阳”无奈“晒太阳”。
作者:姚金楠
来源:中国能源报
原标题:“金太阳”缘何“晒太阳”?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6月7日,晴,最高气温30℃,日出时间5:56,日落20:51。
近15小时日照,在酒泉强生光伏发电科技有限公司3兆瓦光伏电站的主控室内,发电量却显示为0。这已经是电站停止发电上网的第7天,关停前一个月,电站的限电比例已达80%。7年前,当南通强生集团董事长沙晓林拿到金太阳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3兆瓦指标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短短7年时间,电站却要面临关停的窘境。
同病相怜的还有国电电力甘肃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金塔金太阳红柳洼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电站虽在运转之中,但今年前5个月,公司已累计亏损123.02万元,限电比例达到69.68%。
作为甘肃省首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金太阳”无奈“晒太阳”。
雪上加霜:低电价+高限电
与目前实施的度电补贴方式不同,按照财建(2009)397号《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由于补贴前置,电站所发电量除自用部分,富余电量及并入公共电网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均按国家核定的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全额收购。所以,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上述两家“金太阳”电站上网电价均为0.2978元/千万时(含税),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但“全额上网”却仅仅执行了两年多就不再推行。
强生光电生产运营总监陈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酒泉金塔电站建设之初总投资约5700万元,扣除约2850万元的财政补贴,该3兆瓦电站公司投资约2850万元。“当年国家光伏产业初兴,与现在相比,电站的投资成本总体偏高,金太阳示范项目每兆瓦的实际投资约合950万元。而当前即便没有前期财政补贴,每兆瓦的投资也只需700万元左右。”按照陈云的计算,当初电站建设的投资成本约为现行水平的1.36倍。而在电价方面,在金塔县所属的I类资源区,光伏发电目前享受0.9元/千瓦时的上网价格,约合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3倍。
一面是低廉的上网电价,另一面却是高额的限电比例,不但全额上网渐成奢望,有时限电比例甚至还会高于其它电站。当前,甘肃省正在推行电量交易制度,参与电量交易的新能源企业可以相应降低限电比例。但国电电力金塔红柳洼光伏发电站营销专责李伟告诉记者,目前甘肃省电力市场竞争激烈,电量交易的成交价多为火电标杆电价,很多新能源企业都是将标杆电价全部让出,仅得国家补贴。而金太阳示范电站由于不享受电价补贴,便很难参与交易,也就难以获得更多的发电权。
此外,根据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处今年4月公布的光伏出力限值规定,在供暖期结束后,光伏电站控制上线由30%额定装机调整为35%,但未投用有功控制系统的厂站出力上限则为20%的额定装机。通过有功控制系统,省电网公司可随时监控和调节各电站的发电和上网情况。陈云告诉记者,电站目前的经营状况已经难以承担安装这一系统80万元以上的投入,所以被列入了限电80%的序列。
作者:姚金楠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