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速已降至近20年来最低。尽管如此,中国仍连续15年保持全球最大能源增量市场的地位。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国能源消费增速降至近20年来最低
“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仅增长1%,虽与2014年增速相似,但远低于十年平均值1.9%。除了2009年的衰退外,这是自1998年以来最低的全球增长。”在近期发布的第65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开篇,编撰者便点出了上述之最背后的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速已降至近20年来最低。尽管如此,中国仍连续15年保持全球最大能源增量市场的地位。
经济结构转型及官方设定的减排时间表,都是驱动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原因。年鉴显示,尽管煤炭仍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燃料,占比达64%,但已是历史最低值。在2005年前后,这一比例高达74%。去年,中国还超越德国、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非化石能源中,增长位列太阳能(+69.7%)之后的,是核能(+28.9%)和风能(+15.8%)。受益于低油价,去年中国石油净进口增长9.6%至737万桶/日,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这已是跨国油气巨头BP第65次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BP年鉴是能源经济学领域备受推崇且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物之一,被许多人誉为能源统计领域的“《圣经》”。1951年,煤炭占世界能源供给的一半以上,油价大约处于16美元(以现值计算)。石油在当时国际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与其当前的占有率几乎一致,即略高于30%。尽管如此,这65年间,世界能源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能源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65版BP年鉴(中文版)发布会上,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向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业内人士分享和解读了最新年鉴。在分析中,戴思攀指出影响去年能源市场的两个趋势:技术浪潮下能源供应不断充裕和能源需求增速放缓。这两大因素相互交织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后的能源市场继续体现。


在2014年基础上,全球能源需求放缓的趋势仍在延续,其中增速放缓最明显的国家主要是中国。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1.5%,增速不到过去十年平均水平5.3%的三分之一,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值。
中国能源需求增速疲软主要体现在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即绿色柱状图显示,能源强度指每单位GDP增长需要消耗的能源。故能源强度愈低,代表经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越少,这与中国经济从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相吻合。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