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8-03 10:09:34 太阳能发电网
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环保和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原标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作者:尹伟华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社会消耗的能源总量不断增加。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而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同时,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储量有限,按现在的能源消耗,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因此,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环保和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和发电量均得到平稳提升。

  (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提升

  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由2012年的9.1%提升到9.8%。其中,可再生能源含水电供应量约为3.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非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0.1个百分点。如果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农村沼气等非商品化能源利用形式,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到4.05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例已经达到11.5%,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占到全部装机的三分之一

  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达到3.8亿千瓦,与2012年相比约增长了18%,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0%。其中,水电累计装机2.8亿千瓦,比例平稳在22%左右;风电累计装机7716万千瓦,保持平稳增长,占比超过6%;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1800万千瓦,增长迅速,比例提高到1.2%;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850万千瓦,比例稳定在0.7%。

  (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

  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20%。其中,水电发电量8963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6.8%;风电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5%;太阳能发电量为95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2%;生物质能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8%。

  (四)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

  可再生能源装机排名前十的省区占据了我国全部装机的67%,主要分布在资源较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四川省、云南省和湖北省为主的水电基地,以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为主的风、光电互补基地。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认识不足、成本太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需求不稳定和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一)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目前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必要性的认识还不深刻。可再生能源在国家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还不突出,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到位,配套措施未能跟上。由此导致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难以得到体现,公众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关注不够,不能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高成本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

  技术与设备对外依存度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如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的112倍,生物质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17倍,风力发电为煤电的1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从技术角度上看,风能和太阳能转化电能的成本比水力发电成本还要高,更不具有比较优势。成本偏高抑制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扩大,市场狭小又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造成新障碍。

  (三)缺少专业的研发组织和自主创新能力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需要一大批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跟进研发。但由于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我国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尽管我国目前在水电、火电和核电等方面已拥有一些研究机构并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还很少,有的甚至还没有。


作者:尹伟华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责任编辑:dongyiqia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