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州拥有全美50%的光伏容量。灿烂的加州阳光、不断提升的成本优势、利好的政策、相对简单的审批流,都是美国加州光伏热潮产生的原因。然而,目前加州的电价表明,加州电网的光伏容量已达到饱和的状态。但在众多购电协议的驱使下,即将进行的新建项目仍旧源源不断,这足以在2020年前将光伏项目的商业价格拉低至$16/MWh。
太阳能装机量的增加,不仅拉低了能源的批发价格,也已经影响到了可再生能源证书(REC)的价格。根据我们的分析,如今加州“Bucket1”可再生能源证书价值$12/MWh,这意味着加州的太阳能发电场在电网独立系统运营商的批发市场出价还应再减少$12/MWh;也意味着认购不足的RPS实体在进行二手REC合同的谈判时,也要以这一价格为基准。对于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前均没有新的RPS供应需求的加州而言,采取这种做法的成本要比在本州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低。当对RPS供应的新需求重新出现时,风电(及进口电力)极有可能成为最具经济性的选择。
这些发展均有可能对加州太阳能产业(以及加州电网利益相关者)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2017到2020年间,加利福尼亚州电厂级新增容量将从2013到2016年间的平均1.8GWAC/年,下降至1.1GW/年,而后将随着爆发期遗留的购电协议不断减少而逐步消失殆尽。
离网电表(Behind-the-meter)太阳能(大部分)凭借采用的净电能计费(NEM)政策,仍可保证丰厚的零售利润。不过,由于加利福尼亚州许诺将在NEW2.0时期引入分时电价(time-of-use)机制,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如果加州的零售电价将跟随分时批发市场的走向,NEW2.0对于采用净电能计费方式的光伏电力来说绝不是好消息。
光伏经济的重振旗鼓的希望在于一系列潜在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重塑太阳能的商业价值;成本的逐渐降低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天然气(或含碳能源)的价格上涨,则可能拉高太阳能电力的实际价格;通过电力储能、电动车崛起或分时电价机制实现的负载转移,均有助于改变优先顺序效应;加州电网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输电网络的扩张,将通过更好地连接加州与周边电网,缓解太阳能发电市场饱和的情况。以下是我们统计到的几组数据:
2013到2016年间,加利福尼亚的太阳能项目每年吸引了70亿美元的新投资,凭借一己之力将美国光伏市场的总规模扩大了一倍。如果太阳能容量饱和,将迫使加州放缓爆发期的建设速度,“金色加州”将留下一大片的等待填补的空白。
2015年,光伏设施发电量达到18TWh,占零售电力总量的7%。尽管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组合中的比例较低,但事实证明,太阳能打压电价的能力出奇地强大。其他市场应当从中学到一个教训:优先顺序效应的经济学说明,想要取得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普及率,所面对的困难将比整合间歇性资源时的任何技术挑战都更难克服。
按照目前的天然气和含碳能源公允价值曲线显示,加州电网每增加1GW的光伏容量,就会将当地全天候平均电力价格拉低$0.30/MWh,并将太阳能的零售电价降低$1.20/MWh。
作者: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