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应看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安洪光:能源发展以电力为中心越来越彰显!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电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能源产业升级成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电力工业发展出现一些的新特征。
一是电力消费增长减速换挡。
“十二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比“十一五”时期回落5.4个百分点;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增速比2014年回落3.3个百分点,创1974年(增长0.1%)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电力消费换挡减速,保供压力减小,为优化电源结构,加大新能源发展赢得宝贵时机。
二是能源发展以电力为中心越来越彰显。
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能有效推进节能减排。据有关机构测算,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一吨标煤当量电能创造的经济价值是等当量石油的3倍、煤炭的17倍。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以转换为电能为基本形态。电能替代将是提升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直燃煤等电能替代将是大势所趋。
三是电力结构绿色化转型加快。
201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5.3亿千瓦时,比重为34%;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比重量为27.8%。未来绿色清洁能源发电将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放在优先位置,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和改造将明显加快。
四是电力空间布局调整加快。
我国的资源条件和电源开发的经济性决定了今后电力工业的发展布局:常规水电将基本转移到西南、西北水电基地;煤电建设加快向西北、北部煤炭基地转移;核电发展将从沿海向内陆辐射;新能源集中规模化开发主要布局在“三北”基地,分散、分布式开发布局在电力需求中心;天然气发电主要布局在用电需求中心。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随着向东中部跨区输送规模增加,客观需要提升跨区域输电通道能力。
五是电力发展形态调整加快。
随着能源电力科技革命加快,围绕绿色与转换效率双重主线,在发展形态上应实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传统能源发电继续沿着大型化、基地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性的同时,也需要发展小型化、分散化、分布式电源,以提高转换效率,满足多元化用电要求。
甘肃省省长林铎:2020年将甘肃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光热发电示范基地
近年来,甘肃利用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在中央的关心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全省新能源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15年底,全省光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1位、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3位。力争到2020年将甘肃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光热发电示范基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定位的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战略合作基地,甘肃已由一个内陆省份变成了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深层次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作者:卢奇秀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