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弃风率达43.9%,弃光率达31.8%,分别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
扩大渠道多措并举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目前新疆新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怎么办?自治区发改委给出的药方是“两条腿走路”,就是既要做好本地消纳,也要大力拓展外送。
据了解,新疆企业自建自备电厂比例较高,且绝大部分为火力发电,经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测算,如果新疆在役自备电厂参与调峰10%,将全面消纳当前弃风弃光电量。目前新疆正借电力体制改革契机,组织企业自备电厂参与调峰,以给其他电源项目释放市场空间。
另外,新疆还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扩展新能源消纳渠道。
据记者了解,2015年,新疆电力交易平台先后成功组织了两批交易,共有119家风电、光伏企业,5家自备企业自愿参与,全年交易电量10.24亿千瓦时,交易取得了四方共赢的效果。参与试点的风电光伏企业发电利用小时数平均提升了191.1小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参与交易新能源企业的弃风弃光难题。预计今年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自备发电电量50亿千瓦时。
根据《意见》,新疆确保今年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不低于5亿千瓦时,占大用户直购电交易总量5%,支持新能源发电企业与附近工业园区、纺织园区、产业园区建立直接交易售电。此举最大的好处就是促进新能源的就近消纳。
与此同时,建立风光水互补协调控制运行机制也是扩大新能源就近消纳的重要途径。为此,新疆将鼓励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巴州等南疆水电资源丰富区域建设水光互补示范工程。
新疆作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扩大新能源外送通道,也是消纳新能源的重要途径。据了解,今年,哈密—郑州特高压输电工程新增新能源电量将不低于10亿千瓦时,启动风光火电打捆输送示范;加紧准东—华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做好“疆电外送”第三条、第四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拓展援疆省市消纳新疆新能源电力空间。同时,还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远距离输电网和可靠灵活的自适应配电网,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
很明显,实施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新能源的消纳渠道。
电化新疆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在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装机仍保持较快增长,新增的用电市场已无法支撑新能源等各类电源增长,是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
为此,今年3月底,新疆自治区在召开的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柴”“以电代气”的电化新疆工程,全面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居民采暖、工业生产、储能等领域,推广电采暖、工业电锅炉、电蓄能调峰等电能替代措施。
开展风电供暖,实施“以电代煤”。在去年,新疆发改委就已批复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共计35万千瓦风电项目参与供暖。并要求“十三五”期间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等区域开发风能资源必须参与风电供暖建设。两地部分地区已在去年率先实施了风电供暖试点。
据了解,目前新疆在电动汽车、石油勘探、机场APU等领域积极开拓“以电代油”市场。现新疆已建成充(换)电站各1座、离散式充电桩85个。其中乌鲁木齐市已初步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日可满足133辆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此外,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电制农副产品、电冷藏库等电能替代新技术应用。主动跟踪自治区民生项目建设,积极推行电能替代,配合各地政府开展杏热烘干房、大棚蔬菜等服务“三农”项目,先后解决南疆四地州2757家杏热风烘干房生产加工用电,实现106个蔬菜大棚的电采暖用电。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通过实施电化新疆,未来新疆电力消纳市场将进一步得到扩大,弃风、弃光限电率将会降低。
作者:杨鲲鹏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