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弃风率达43.9%,弃光率达31.8%,分别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
未来方向促使新能源回归理性发展
上述措施,有的是基于长线,需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有的则是立马发挥功效。比如,目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国消纳市场负荷下降,即使加快外送通道建设,疆电外送也会受到一定限制,致使部分外送电源转为疆内消纳,进一步压缩新疆新能源市场消纳空间。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从长期来看,新能源要从以前重视规模扩张向规模和效益、建设和运营并重的方向来发展,而且要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转型升级上,目前而言就是要把现有的新能源电力消纳好。同时要更加合理地把握建设节奏和时序,让规划更加科学。以此推动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此,《意见》提出:新疆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合理把控新能源项目开发节奏、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对不具备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能力的地区,不再规划建设新能源项目。对弃电比超过20%的区域,不得申报下一年度项目开发建设计划,今年不再新增自用风光电开发建设计划。很明显,此举旨在遏制风电、光伏的无序过快发展。
李创军满怀信心的表示,当前弃风弃光率基本已处于高点,但随着后续各个措施的实施,弃风弃光率将逐步回落可控,届时,新能源消纳难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杨鲲鹏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