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壳牌的第三期研究课题——《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战略研究》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访问英国时的成果之一,今年7月,课题的首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权威机构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战略展开充分讨论,持续两天半的会议,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或将为未来中国的能源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会议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敬请读者关注。
能源供给由煤变可再生能源
中国能源产业结构已显现调整的迹象,煤炭已经连续几年产量和消费量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9.7%。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战略处处长安丰全透露,今年上半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4到5个百分点。
安丰全指出,中国煤炭产能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已经没有,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降到58%以下,并将持续下调。
在煤炭产能大幅下降的同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占比不断提高。
国际能源署彭旦文指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产能中有1/3都是来自中国,未来会涉及到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厂融入到原有电网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全国电力供应系统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可再生能源加入到电网中,电力系统未来运行成本将经历一轮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当发展到以可再生能源供应为主时,可通过电力电网的覆盖性平移可再生能源的不可调度性。
彭旦文预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到2050年增长可能会有升高54%。
安丰全指出,要统筹推进能源双重更替,加快能源清洁调整步伐,除了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还要立足国情推动化石能源向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转变。
构建多层次的能源改革体系
进入“十三五”后,中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亟待建立起多层次的能源改革体系。
安丰全指出,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包括资源短缺,优质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潜在地缘政治风险逐步升级;能源产业经济风险上升;科技自主创新建设任重道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钱平凡指出,世界上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一般在7%-8%是比较合理高效的,中国占10%以上,中国能源供给革命一定要把流通体系考虑进去。
记者获悉,电网和油气管网的改革,将是“十三五”时期的改革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指出,中国能源产业的市场化革命需要一种制度性变迁,目前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包括有效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监管和法规体系还有欠缺、科技创新对企业的贡献力量不够、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没有形成等方面。目前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当中国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后,后发优势有可能会被大大削弱。
石耀东指出,中国要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设计,比如与改革者本身进行利益分享,让改革者能够从改革当中自身获益,来推进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指出,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全球国际能源合作,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面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安丰全表示,中国要把保障能源安全主体责任放在国内,立足国内资源技术与资金各方面的实力来保障国内的能力。未来中国能源革命转型方向和重点,将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战略方向;坚持继续推进主体能源更替,把煤炭的比例下降;坚持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作者:张一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