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简称“阳光电源”)从2004年开始涉足光伏运营运维领域,系统经过了1.0到5.0的版本更替。从最早的小型光伏电站监控管理系统,到2016年5月携手阿里云推出的光伏电站智慧管理平台──智慧光伏云5.0,开启了光伏电站智慧运营运维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运营系统使决策有据可依
经历了12年磨炼的阳光电源智慧光伏云平台,已不是简单的生产运维监控系统。在这个智慧的云平台中,运营系统无疑更具“经济”价值。
“智慧光伏运营平台,给光伏投资企业提供经济指标的展示,包括年度发电量、当日发电趋势、发电排名、收益情况,不同补贴电价等,支撑着集团建站、发电计划、设备能效评估和KPI考核。”唐永明说。
每一台设备的工作状态如何?电站收益情况怎样?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在光伏云运营平台的移动终端界面上,左下角有个三段的柱状图,分别显示着用电折后收益、上网收益、补贴收益。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先采集数据,再计算的收益情况,现在一目了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精准建模,实现电站数据深度分析的运营平台,使投资者决策时有据可依。
阳光电源光伏云平台有一个独特之处──在全球率先做到组件级的数据对比分析。
“国内光伏行业通常只能做到组串级的对比分析,也就是对22块或24块电池板一串的数据对比分析,而阳光电源组件级的数据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唐永明介绍说,分布式光伏对管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人员运维成本又非常高,怎么在有效的运维管理范围内降低成本是许多投资机构考虑的重要内容。增加组件监测模块之后,电站的生产运维人员、企业高层远程就可以看到每一块光伏电池板的工作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系统是多套界面,功能、布局、按钮,甚至名称都不一致,会使公司管理层与运维人员沟通时出现很多问题。阳光电源光伏运营平台在细节上进行了大量优化,形成了一体化的统一的集控平台。公司管理层与运维人员看到的是同样的界面,获得相同的信息,沟通效率大大提高。
核心智能设备后台提供支撑
光伏云平台大数据计算与分析离不开高精度、全方位和精细化数据采集,而数据采集主要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供支撑。
“数据采集是存在一些误差的,这个误差来源于数据采集装置,光伏行业的数据采集精度通常是1%或2%,而阳光电源在元器件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将数据采集精度提高至0.5%。”唐永明告诉记者。
实现组件级的数据对比分析依赖于阳光电源独有的智能组件扫描技术。智能组件监测模块安装在电池板背面,分为两种模块,一种是外挂方式,通过正负极来获得数据;另一种是和组件厂商合作,将模块嵌入到组件的接线盒内部。组件可以采集到辐照度、环境温度、风速、组件温度、电压电流、I/V曲线等丰富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智能汇流箱传送给逆变器。
通过一层层采集上来的数据通过载波通讯上传至监控后台,在那里对组串式逆变器电站进行六点四段分析评估,结合环境检测仪的数据,从理论发电量、直流输入电量、交流输入电量、集电线路汇总电量、到电站上网电量,做五点监测,同时分析每一段的效率和损耗,包括组串效率及损耗、逆变器效率及损耗、箱变与集电线路损耗、升压站自损耗。
“阳光电源逆变器的监测精度比一般的逆变器都要高。细微的差别体现在监控系统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上面。阳光电源正是通过核心智能设备+智慧光伏云管理系统,稳增电站发电量,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唐永明说。
作者:赵冉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