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行业业绩"坐滑梯"能否"软着陆"

2017-01-09 13:55:16 太阳能发电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房地产、汽车工业的贡献,预计2016年GDP增长6.7%,我国经济避免了“硬着陆”,实现平稳开局。2016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缓中趋稳、利润同比增长8.6%,呈现良好发展的势头。发电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经营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业绩置顶”。进入2016年,能否与全国工业企业“同频共振”呢?2017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呢?
原标题:发电行业业绩"坐滑梯"能否"软着陆"——发电行业2016年回眸与2017年展望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陈宗法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房地产、汽车工业的贡献,预计2016年GDP增长6.7%,我国经济避免了“硬着陆”,实现平稳开局。2016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缓中趋稳、利润同比增长8.6%,呈现良好发展的势头。发电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经营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业绩置顶”。进入2016年,能否与全国工业企业“同频共振”呢?2017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呢?


  2016年发电行业业绩“坐滑梯”

  与全国工业企业形成反差的是,由于政府下调上网电价、市场交易电量迅速增加、机组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电煤价格大幅反弹、环保政策层层加码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发电行业2016年开始坐“坐滑梯”,出现了量价齐跌、效益下滑、区域分化的格局,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不过,2016年也是发电行业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调低电源投资力度、承担降低“用能成本”、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一年。

  1、用电量增长好于预期,机组利用小时仍持续下降

  纵观2016年,发电行业最大的一个亮点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好于预期,成为阻挡业绩加速下滑的重要因素。2016年初,中电联年初预计当年用电量仅增长1%~2%,后来又适时作了两次调整,分别增加到2.5%、4.5%。实际上,由于实体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中部、东部用电量较快增长(5.1%、4.9%),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11.66%、11.43%),以及第三季高温天气等因素的拉动(7.8%),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全国发电量增长4.2%,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五大发电集团基本上提前1个月完成了全年发电量计划。

  但是,由于2016年1~11月全国装机容量达到15.7亿千瓦,增长10.4%,比2015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发电利用小时“摊薄”效应明显。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434小时,同比下降195小时。根据中电联专家最新预测,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约6万亿千瓦时,增长“略高于5%”,但火电利用小时约为4150小时,比2015年4329小时减少179小时,创1969年以来的最低值。因此,尽管用电量、发电量的增长好于预期,但架不住装机的快速增长,整体发电利用小时仍处于下降通道,成为全年第二大减收因素。
 


作者:陈宗法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