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向记者透露,一些在去年抢装潮期间建成的光伏电站出现了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如个别电站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差,系统抗风等能力差。另外,还有组件容量不足,衰减过快,背板材料不达标,逆变器等产品质量问题。然而,目前电站开发商对这一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伤害。
原标题:“光伏火热”背后暗藏隐忧
来源:中国电力报-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杨鲲鹏
部分光伏电站存在质量隐患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向记者透露,一些在去年抢装潮期间建成的光伏电站出现了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如个别电站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差,系统抗风等能力差。另外,还有组件容量不足,衰减过快,背板材料不达标,逆变器等产品质量问题。然而,目前电站开发商对这一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伤害。
“行业内目前确实存在着组件转换效率不高的现象。”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发现很多光伏电站的组件在用了3年到5年后转换效率就开始急剧衰减,有的还出现了10%的背板开裂等严重的电站质量问题。”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此前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吉瓦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所用设备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建成3年以上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其中包括缺陷水平较高、串并联损失严重、质保不能得到保障、差异化质量问题等。
“最近几年,我国光伏行业投资过热,再加上投资门槛较低,导致产能爆发,很多电站开发商为了追求投资的成本,使用大量质量较差的组件。”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光伏组件将导致电站开发商在未来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这个压力会在5~10年后显现出来。”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各路资本纷纷进军光伏电站领域,随着补贴的逐步下调,2017年上半年光伏可能又将会迎来一个发展高潮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加快行业内的优胜劣汰,鉴于光伏电站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建设时期资金投入巨大并且回收期长,只有光伏电站质量有了保障,后续的收益率才有保障,这样才有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该如何保证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呢?李世民告诉记者,解决电站质量问题当然是要规范市场,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对市场销售的组件,如逆变器等产品主动抽检,定期发布或曝光不合格产品和企业信息,相关社团也应该积极组织评选,向社会推荐优质产品和企业。
促进生产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和售后服务。
作者:杨鲲鹏 来源:中国电力报-中国电力新闻网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