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延迟,2017年将成为全国碳市场元年。
主要障碍
报告称,从各试点运行情况来看,全国碳交易试点工作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开展碳交易的法律支撑普遍较弱。
二是在碳市场交易方面,大部分市场表现出流动性低、活跃度弱的特征;目前仍没有完成形成基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市场的透明度低,控排企业和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信心不足。
报告工作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针对所有的碳从业者的市场调查,以收集市场中各利益相关方对于中国碳市场建设的诉求。2016年11月16日至2016年12月15日间,共有 341家企业参与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所在机构进入碳市场的主要障碍为政策法规不清晰(58.72%)、市场信息缺失 (44.04%)、市场流动性低(44.5%)。
毛洋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核心标准没有出台,地方上配套的政策没办法出台。另外,从管辖的权限上来讲,中央是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管辖,有些地方有气候处而有些地方没有,因而在执行上地方有很大的灵活趋势。“尽管欧盟各成员国也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但是尽可能实现标准一致才能更好地推动市场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IFC)可持续及气候融资银行业专家何懿伦向记者记者介绍,与国外碳市场建立的出发点不同,中国碳市场的建立是中国政府控排的衍生物。中国碳市场更多的是等待政策、从上至下的参与,许多非履约企业对碳市场的了解不足,碳市场交易等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有更多的中间机构和创新机制、创新产品,“我们希望借由碳市场这种自由经济来促进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参与度,使中国碳市场活跃起来。”
个人碳市场的中国方案
碳市场的发展历来存在行业热、民众冷的尴尬。如何打破这一尴尬、促进个人碳市场业务的发展是一大挑战。
报告称,按照欧洲碳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碳基金和碳资管计划等产品都是个人参加碳市场的合适选择。
报告组同时注意到一款互联网产品——蚂蚁森林,这是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个人碳管理领域,用户数已突破2亿。报告称,“这是由中国企业所带来的全球首个大规模个人低碳行为与碳管理对接的中国产品方案,对于提升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做出贡献有着非凡的意义。”
2016年8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截至2017年1月底,用户在蚂蚁森林累计种虚拟树超过111万棵。
“这个案例的本质,是让绿色生活可衡量,从虚拟出发,进而影响到真实世界。没有数字技术,很难想象会有这种全民参与构建的绿色生态。”发布会现场,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表示。
作者:杨梦晴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