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安徽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词,“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一年多来,安徽各地在扶贫攻坚战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打好“组合拳”。光伏发电扶贫到户为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通过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48万人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安徽时反复强调的一个词,“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一年多来,安徽各地在扶贫攻坚战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打好“组合拳”。光伏发电扶贫到户为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通过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48万人脱贫;贫困人口看病“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去年全省因病致贫户减少24.7万户;电商扶贫馆开张,多个贫困县的特产通过省级平台走向全国市场……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皖人有足够的信心。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光伏发电
[ 健康扶贫]7万多元手术费不用自掏腰包
谈到政府的帮扶,69岁的汪能保有说不完的话。“我今年初在合肥开刀,老伴高血压常年要吃药,要是没有国家的政策,哪能吃得起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视察时,曾拿着老汪的扶贫手册仔细查看。听说老汪的情况,习近平强调,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一定要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老汪显然是受益者之一,今年初,他到省立医院来开刀,前前后后的医药费总共7万多元,其中绝大部分都通过医保报销,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给他算了算,最终需要自己掏的钱不到万元。老伴的高血压,每年6000多元的药费也能报销很多。“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你看,还住上了新楼房,搁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
像老王这种贫困户得到健康扶贫的例子在我省不胜枚举。在泗县,51岁的史计策双腿二级残疾,常年的医药费用让这家人始终在贫困线以下。今年2月,他在泗县人民医院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不但可以彻底康复恢复劳动能力,7万多元住院费用根据政策可由政府全部兜底,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一家人的“贫根”。
根据省卫计委的最新数据,我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比达5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为此,我省在健康扶贫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设定“351”政府兜底保障线和“180”补充医保。在贫困人口集中的皖北和大别山地区,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政策倾斜力度,如宿州市实行“351+90%”财政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医药费保障比例提高至98%以上,泗县、萧县等实行全额报销的超常规政策。统计显示,2016年全省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24.7万户,减少率为33.4%,健康脱贫工作成效初显。
[ 光伏扶贫]搭上光伏板 板上板下都有效益
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陈泽申的小院子里,一块光伏板每年可为他带来将近3000元的收入,而这种模式在我省已经全面推广。该县在全国率先进行光伏发电扶贫到户工程试点,采取扶贫资金资助、企业捐资、贫困户自筹三结合方式解决启动资金,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而在大湾村,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利用土地增加“彩头”。该村村口的集中式光伏电站采用了“垫高”模式,光伏板下面搭上篷布形成温室大棚,当地政府引进了灵芝种植企业,在棚内种植灵芝草。据花石乡党委书记王玉宝介绍,去掉成本,一亩灵芝的经济价值在13000~15000元之间、“总书记来考察后,我们请了县里的大户在这实施,土地流转给他。光伏发电的建设费用解决了,从‘五一’到‘十一’期间灵芝地还有几百个务工岗位,我们也尽量用周边贫困户的剩余劳力,总共可以有7万块钱的收入。”
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在全省层面大力推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光伏扶贫,到2020年,全省建成30万个户均3千瓦的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1000个村均60千瓦的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发电总规模达96万千瓦,实现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左右,带动8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作者:马翔宇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