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大王刘汉元:放弃不是唯一的选择

2017-05-17 09:45:01 太阳能发电网
“未来鱼塘里叠加新能源发电技术,3~5年就会实现平均3000元/千瓦的发电成本,每度电成本也会继续降低至0.3元。”
   
  快跑
  
  2009年多晶硅大幅跌价之后,行业一度一蹶不振,直到2014年才慢慢恢复元气。永祥股份也在亏损多年之后,再度启动了四氯化硅冷氢化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第二年即顺利投产,产能突破15000吨/年,跃居全国前三。
  
  通威股份副董事长、董秘严虎也告诉记者,“去年,通威股份又吸收了永祥股份,这时多晶硅业务已脱胎换骨,拥有了1.5万吨的产能及产量。到2017年6月,该产线也将进一步优化,约投入1.6亿元就可提高5000吨产能,从而达到2万吨的产能规模。”
  
  而继去年收购永祥股份之后,今年开春时节,通威股份再度宣布投资80亿元建设高达5万吨规模的多晶硅项目,加上6月份即将达产的2万吨,未来通威将有7万吨多晶硅产能释放。
  
  “我们不是普通的改良西门子法,而是结合永祥法之后的新改良西门子法制成多晶硅。”刘汉元坚信,具有“后发优势”的永祥多晶硅将继续领跑。
  
  然而在同行眼里,四川的电费贵、人员成本高都算不利条件,因为电力成本在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30%~40%。但严虎说:“拟新建多晶硅项目地点的选择要素之一就是电力价格。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在电价上进行了一些磋商并达成共识,电价方面会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达产并成功运行后,我们的成本预期可进一步下降至4万多元/吨。”
  
  不少地方政府听说刘汉元要建新的多晶硅产能时,通威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办公室也常有外地来客拜访,试图说服他去那儿投资。“书记、市长的邀请确实让人有些动容,但为何我们还是坚持留在四川,不去煤炭价格那么便宜的西部投资呢?说实在的,煤炭税收未来可能会被继续调高,煤炭价格也不会一直走低。但我还是不想让大烟囱和煤矿作为我们的光伏电力来源。而在这5~10年的时间里,四川水电价格依然可帮助我们做到较低的多晶硅制造成本。”刘汉元表示。
  
  “我是通情达理的人,但原则性的东西还是不能丢,要坚持下去。举个例子,有不少合作伙伴也来跟我谈条件,希望我们能有一些优惠政策。我就说了一句话,我们的光伏电池片厂你也要去看看,管理水平怎么样,我们的多晶硅厂也有空来转转,看看再说,觉得合适就做,不合适你也可以不要我们,都不强求。”
  
  如今的通威,将农牧与新能源两个产业结合在一起,对刘汉元来说,前30年解决了水产品量的问题,以后的通威集团则要成为一家更具前瞻性的多元化公司。
  
  刘汉元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构建新的“渔光一体”项目,利用各地丰富的鱼塘资源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上层光伏发电,下层水产养殖,不占用宝贵的农业、工业、住宅用地,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未来鱼塘里叠加新能源发电技术,3~5年就会实现平均3000元/千瓦的发电成本,每度电成本也会继续降低至0.3元。”


作者:王佑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