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塔式光热发电的平准化电力成本约为9美分/KWh(约合人民币0.61元/KWh)。” “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表明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我们预计到2025年,建设总成本有望下降33%-37%,平准化电力成本则可能降幅更大一些,可达37%-43%。” “但可以确定的是,CSP行业
记者:光热发电设备和安装方面的成本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吗?
MichaelTaylor:若想降低成本需将两者综合考虑。例如在槽式光热电站中,选择规模化生产口径更大的抛物面槽式聚光器,就可在保证发电量的同时,减少设备安装的工作量。尽管更大口径的槽式聚光器可能需要额外的加固结构,但此举仍将有效降低安装成本。
换言之,成本的大幅降低其实源于对设计的优化。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改变可能使部分组件的安装成本有所上升,但只要此法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逐步降低安装总成本不成问题。
记者:您认为光发热发电项目在哪个方面最有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MichaelTaylor:此前已提到,降低成本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减小一些关键支出项的成本,例如太阳岛和EPC成本。同时,槽式光热电站和塔式光热电站不能混为一谈。
根据IRENA公布数据,槽式光热发电站未来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分布较为均衡,主要包括太阳岛、EPC、业主成本以及储能方面成本的下降。
另外,提高电站运行温度是降低储能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塔式光热电站的运行温度目前已经高于槽式,因此对于塔式光热电站而言,依靠提高温度来降低成本的空间相对较小。
塔式光热电站成本的降低方法主要集中于太阳岛,特别是定日镜和追踪系统成本的降低。
表3:2015-2025年槽式光热电站与塔式光热电站成本下降潜力(来源:IRENA/DLR,2016)
EPC成本的下降将主要依靠安装成本的降低。此外,相对槽式电站,塔式光热电站更应关注成套发电设备的成本降低。
光热发电项目中可利用创新型技术来降低成本的地方绝不止一处。而从长远角度出发,总体成本的下降还是依赖于单个组件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运维成本的下降。
与此同时,工业化、规模经济、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等措施的并用为降低成本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
通过观察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我们发现,当某个产业拥有群聚效应以及多个供应商时,我们能进一步降低风险边际,拥有更多机会寻找合适的替换材料并开展技术创新。此外,在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承包商会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意外事故的风险,并且做好准备来接纳较低的投资回报。
MichaelTaylor:很难预料。如果非要猜测的话,可以拿海上风电来做参照。在西欧,海上风电电价一直十分高昂,约为13~20美分/kWh。但在2016年末,当海上风电总装机量达到13GW时,丹麦、荷兰、德国等地的项目竞标中出现了极低的竞标价。这种低价的出现时间甚至比风电行业最初所预计的还要早。当然,这不一定说当CSP达到了13GW的体量后才可以出现这样的低价,或者2016年末发生在风电行业的电价大幅下降就一定会发生在CSP行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CSP行业必须致力于扩大体量。目前CSP总装机量是5GW,在现阶段,降低电价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体量。一旦达到了一定体量,电价会下降得比人们所预期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