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小镇:光伏“秀洲模式”再升级

2017-07-28 08:43:28 太阳能发电网
  日前,由新华社、浙江在线、新浪网、凤凰网等17家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组成的采风团走进秀洲国家高新区,近距离感受和体验秀洲国家高新区的魅力。  作为秀洲国家高新区全力打造的特色小镇,光伏小镇以光伏发电和光伏制造为轴心,以光伏服务和光伏旅游为延展,紧密围绕“光伏概念”主题式发展,以实现“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
 

  以“光伏+”助推产业升级

  推进“光伏+”旅游,是秀洲区拓展“光伏+”行动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5月,秀洲区光伏发电累计并网126兆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91.5兆瓦、渔光互补项目30兆瓦、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4.5兆瓦(2129户);光伏项目“走出去”装机容量100兆瓦。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光伏小镇去年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8.7亿元,在2016年全省特色小镇考核中获评优秀。
  全省首个农村集聚住宅小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项目在新塍镇沙家浜建成,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统筹屋顶资源连片开发示范项目在秀洲国家高新区建成……近年来秀洲区大力推进光伏应用“进园入企”“进村入户”工作,并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和新塍镇“光伏+”示范镇,更好地带动光伏的推广应用。
  光伏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秀洲光伏企业在工程领域的话语权。秀洲制定光伏工程公司综合评价办法等,鼓励区内光伏工程公司以“光伏+”运维、“光伏+”扶贫、“光伏+”海外仓等多种形式参与沿线国家的光伏市场,将光伏工程业务拓展至非洲、东南亚等地。目前,一批大胆“走出去”的企业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推广光伏应用上,秀洲区还积极推进“光伏+”多领域建设。如在“光伏+”渔光互补上,探索在鱼塘、污水处理站、湖面等区域上建设光伏电站;在“光伏+”交通设施上,利用光伏储能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升级站点设施;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上,鼓励新建的工商业和公共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实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安装、同步验收交用。
  近年来,秀洲区按照“以应用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路径,全力开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通过主攻关键领域、关键项目和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目前,秀洲已形成了电池片—光伏组件—核心设备—光伏材料—光伏电站—互联网运维—检测认证的绿色全产业链。

  “秀洲模式”开启新征程

  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光伏+”应用运维持续增长,是秀洲区光伏产业的一大亮点。
  光伏应用亮点纷呈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运维平台。为此,秀洲区以新耀光伏云平台、电腾光伏云服务等为依托,整合接入企业自建和第三方光伏运维监控系统,建立区域性光伏电站云服务平台,健全运行监测体系,推动家庭屋顶光伏电站信息接入,带动“光伏+”多元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光伏全产业链检测技术、认证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建设光伏产业主要产品的公共检测平台。
  在构筑绿色全产业链的同时,秀洲区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中心)机构,全面建设新能源建筑集成(光伏)研究中心、分布式光伏检测(认证)中心、分布式光伏碳资产金融管理中心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运维管理中心这四大中心,围绕光伏建筑一体化、融资和管理等进行重点突破。
  产业升级离不开人才支撑,秀洲区注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本地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上门拜访、邀请考察、聘专家顾问、建立实习合作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秀洲区设立科研机构。力争全年引进光伏类“^****”人才2名、院士2名,建成光伏领域院士工作站1家。


作者: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