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失衡致硅料价格疯涨 下游压力或将持续剧增

2017-08-11 14:34:17 太阳能发电网
  不同于往年光伏“630”抢装潮后“断崖式下跌”的走势,多晶硅料的价格在近期出现了疯狂上涨。  价格一路攀升 下游压力剧增  根据研究机构PVinfolink的价格研究显示,国产硅料价格近期一路攀升。7月27日,硅料均价128元/公斤;8月2日,均价135元;8月9日均价140元;而且后续仍有攀升势头,目前现货市场价格已触摸
 

  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 国产硅料仍无法自给自足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硅料产出19.4万吨,可满足约40GW的硅片生产,同期我国硅片产出63GW。我国硅料的自给率为63.5%。

  2017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1.8万吨,可满足约24GW的硅片生产,同期国内硅片产量为34吉瓦以上。我国硅料的自给率仍然不到70%。

  仍有相当部分的硅料需要进口满足,根据海关的硅料进出口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多晶硅料接近7万吨,仍是非常巨大的数字。

  在我国对欧美韩多晶硅料征收双反税,及禁止硅料加工贸易的背景下,购买海外多晶硅料会给企业增加不少额外的成本,但由于国内硅料供给有限的原因,企业不得不从海外大量购买相对高价的原料。

  高品质硅料仍然短缺

  “未来的高效技术主要是基于PERC和N型技术,因此对硅料的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达了如此的担忧。

  “从品质上看,国产多晶硅品质不如进口多晶硅稳定,无法满足光伏中下游高效产品的需求。例如: N型单晶的少子寿命规格为≥1000us,国产多晶硅在此规格要求下的不合格率为15%-20%,而进口多晶硅的不合格率仅为0.9%-0.5%。因此高效产品,特别是单晶企业,对硅料品质要求较高,基本从海外采购,国内能满足品质要求的硅料产能非常有限”。上述人士还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我国现有多晶硅产能大多是在2008年前后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工艺,工艺不够先进、能耗较高。虽然近几年领先厂商都经过了冷氢化等技术的改造,但主要是为了降本。品质方面在高效产品上面的应用仍然没有大的突破。

  这一点,可以从领先的多晶硅制造商大全新能源近期的公告中发现端倪。

  “我们正见证着产业的转型趋势,对于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电池需求的不断增长及产能的不断增加。”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姚功达在2016年全年业绩报告电话会议中表示,这一现象导致了对高纯度半导体级别多晶硅的市场需求增长,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中国制造商能够提供。

  光伏产业目前所经历的朝向PERC、N型等高效技术的转型,要求大全新能源升级其厂房设备,以进一步去除杂质、改善多晶硅产品的质量。作为中国前三的领先多晶硅厂商尚且如此,整个国内多晶硅产业就可见一斑了。

  在海关多晶硅料进口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领先的单晶硅片制造商,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以使用海外硅料为主,因为高效产品对硅料品质要求较高。 

作者:张世祥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