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重回“双反”风口浪尖

2017-09-25 10:51:34 太阳能发电网
  新一轮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壁垒再次筑起。日前,在回应有关美国就光伏电池及组件全球保障措施调查作出损害(“201”调查)裁决时,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美国调查机关不顾其他国家、国内各州政府及众多光伏下游企业的强烈反对,坚持认定进口光伏产品严重损害国内产业,不仅增加了光伏
 

  各有算盘

  表面上,美国、印度等国联手打造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围剿圈,但背地里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由于遭受了美国十分苛刻的‘双反’举措,不少中国光伏企业选择到东南亚国家开设工厂并转移部分生产线,最终成品就能绕过高税负继续铺向美国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精明”的美国人不会任由这一情况蔓延,此次就ITC发起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根本上就是针对中国转移出去的这部分产能,是对之前“双反”措施的一种补漏。根据美国海关公布的数据,去年美国共进口价值超80亿美元的光伏组件,其中有15亿美元来自中国,这还不包括在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开设工厂的中国企业产品。

  而欧盟决定延长对华光伏“双反”举措,更多出于谨慎考虑。白明分析称,中国与欧盟间贸易往来紧密,且进出口相对平衡、存在明显的双向依赖,在制定光伏领域贸易措施时,欧委会考虑到欧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为封堵中国光伏产品可能存在的倾销倾向,因而延续“双反”措施,“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因光伏摩擦损害中欧双边贸易大局,欧委会又适当减轻了具体措施的力度,例如宣布对中国结晶光伏产品最低进口价格每季度下降。”

  有业内专家认为,印度、土耳其跟进举起“双反”旗帜,则是对中国光伏产品在本国市场快速扩张的反制。中国工信部此前公布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1.3%,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占比降至30%以下,而对印度、土耳其、智利、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显著提升。以印度为例,根据该国分析机构Brge To India发布的《印度太阳能地图(2016年版)》,去年印度光伏组件前十家供应商中,有8家来自中国,全国光伏装机量约75%采用的是中国产品,15%从美国进口,剩下的10%才由本土制造商提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江华指出,整体上来看,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确实对部分国家本土光伏制造业造成了较大冲击,这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土制造业或某种政治目的考虑,因而纷纷发起贸易壁垒调查。

  应对之策

  接连的贸易救济措施,或将成为中国光伏“走出去”的一大阻碍。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美国保障措施调查或对中国的光伏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在中国本土及其它亚洲地区,美国此举对中国本土光伏企业影响范围有限。他认为,自“十二五”以来,亚洲及国内光伏需求量激增,光伏制造成本下降,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容量较大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还有积极开拓的新兴国际市场,相比之下美国所占份额已不足以对我国光伏产业整体造成严重影响。”

  江华也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光伏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几乎丧失殆尽,随着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传统光伏市场相继调整支持政策,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欧洲也不再是我国最重要的光伏出口市场。不过白明提醒,尽管欧美相关“双反”举措对当前中国光伏产业“走出去”影响有限,但长远来看是进一步封堵了中国光伏产品进入当地市场的潜在空间,而且,美方此举显然也打乱了中国企业将光伏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的节奏,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相较之下,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土耳其此次跟进反制,或将明显阻碍中国开辟光伏产品多元化市场的步伐,也侧面证明目前中国光伏产品进入不少国家都面临较大难度”,白明指出,光伏是一个兼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产业,既然在高税负的条件下价格优势难保,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产品品牌化、售后服务上多做文章,或者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通过让出部分利益维持市场份额。

  而针对中国在东南亚设厂可能受阻的情况,白明建议,在海外生产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产品中考虑增加当地特有的增加值部分,当地贡献的商品价值超过一定比例,美国就很难认定这是中国转移的光伏产能。


作者:蒋梦惟 张畅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