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光伏电池及组件全球保障措施调查(“201”调查)作出损害裁决,认定进口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下一步将研究对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早在今年5月24日,据我国商务部网站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应国内光伏企业Suniva申请,对
担心殃及中国光伏海外布局
事实上,由于欧美频繁对国内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近年来,我国光伏对欧美等国的出口已显著降低。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延续2015年以来的回暖态势,产业总产值达到33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多晶硅、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等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据统计,2016年,中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品出口额约为138.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对印度、土耳其、智利、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显著提升,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占比下降幅度达到30%。
中国光伏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140亿美元,同比下降10.4%。其中,硅片出口额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2%;电池片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组件出口额105亿美元,同比下降18%。值得注意的是,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出口占比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比如对美国出口额同比下降24.8%;对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28.4%;但是,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同比增长132.3%;对巴西出口额同比增长832.1%。
进入2017年,根据相关统计数字,2017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96.6%;对德国同比下降96.3%;对荷兰同比下降73.7%。然而,对印度出口额同比增长67.3%;对巴西出口额同比增长117.9%;对墨西哥同比增长284.7%。在此基础上,海关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光伏出口占光伏出口总量的比重不到1%。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从市场格局来讲,过去光伏市场主要是在欧洲,比如在德国,但现在这个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亚洲市场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新增市场占到三分之二,但欧洲市场已经萎缩到只占9%。
不过,仍然令业界感到担忧的是,由于欧美频繁对国内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纷纷在越南、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建厂,通过这些国家向美国输出产品。而如果美国启动“201”调查,将殃及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的产能布局。
作者:于南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