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的过剩与短缺,注定了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眼下硅料价格的持续上行,既有去年产业中下游快速扩张带来的上游原材料短期紧俏原因,也有地震使得日本硅料大厂大面积停产造成的需求转移。但产业管理者与行业企业对于“过剩”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够与时俱进的产业调控手段,或许才是我们总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之间左右摇摆的根本原因。
实际的数字,最具有说服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国内累计进口多晶硅41898吨,全年预计进口总量4.5万吨。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王斯成研究员的最新统计结果,截止2010年年末国内多晶硅产能为64650吨,2010年全年实际产量4.5万吨,产能利用率69.6%。
这与2009年国务院发布“38号文”当年自产与进口各占50%的局面,似乎别无二致。或许也正是因此。在《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正式实施距今不过才月余,日前便已有消息称,为解决多晶硅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局面,相关部委已开始讨论多晶硅项目审批放宽的问题。
于是,问题再次回到原点——国内多晶硅究竟是否过剩?
2009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38号文”指出,当时我国多晶硅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随后,业界关于规划产能与实际产量的统计口径争论便从未停止,数字上的过剩与实际上的短缺也一直“彼此嘲笑”。
但几乎与此同期,包括德国瓦克、韩国OCI在内的国际多晶硅大厂却加紧了扩张的步伐,更有三星等行业外巨头企业高调宣布进入。同时,国际多晶硅市场现货价格,也由2009年谷底的50多美元/公斤到2010年底跨过100美元大关,目前更是超过110美元/公斤。
如此看来,不仅国内多晶硅不过剩,似乎全球多晶硅都面临短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的政策不合适宜吗?
如果仅仅从实际产出和每年大量进口的现实来看,国内多晶硅的确远远说不上过剩。
然而,从近几年境内外媒体披露的涉及国内硅料行业的新闻来看,不仅国内一些多晶硅大厂在污染控制和毒、副产物回收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而“38号文”出台前大量无序上马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产条件都不具备,更惶论环保与质量。
但粗暴的“一刀切”式管理,在泼掉脏水的同时也很可能扔掉了其中的“孩子”。创新,甚至被扼杀在了冲动阶段。
所以,我们短缺的,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合格产品,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深入研发能力的企业。或许,还包括产业管理手段乃至管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