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交易机制模糊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还提到了要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制度,作为记录计量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实际消纳和交易的载体,用于监测考核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完成情况。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生产者按照1兆瓦时(即1000千万时)交易结算的电量一个证书的标准核发,自发自用电量按照发电量核发。市场主体之间可进行证书交易完成配额指标,证书价格由市场交易形成。而未完成配额的市场主体,须通过向所在区域电网企业购买替代证书完成配额,替代证书由省级电网公司根据消纳成本等定价。
“这个证书交易和此前市场期待的绿证交易是不同的。” 李小杨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实施的“固定电价制”面临调整。此前政府提出希望通过“配额制+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交易制度”,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退出问题。但此次文件中提到的是配额证书交易,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补贴短期还是没有停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3月中旬举办的一场光伏论坛上称,仅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不断加大,到2017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1100亿元,造成了严重的“三角债”。
“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正在逐步减少,取消将是大势所趋。”林伯强认为,配额制和证书交易强制结合起来,才有实际效果,而不是像此前的自愿绿证交易沦为“作秀”。
2017年7月起,获绿证的发电企业可在全国绿证平台上挂牌交易绿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了约1760万个绿证。 9个月以来,仅售出了2.7万余张,筹集资金只有1000万元,占核发量的约0.15%。
“《征求意见稿》中对于配额制证书的交易和考核办法尚未明确。” 在李小杨看来,证书最终的核发和考核对配额目标的执行和监督意义重大,预计在正式文件公布后,也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进行明确。
实际上,相对于此前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构想,此次配额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也并没如预期严格:没达成目标的区域,将减少暂停减少该区域化石能源电源建设、取消申请示范项目资格、限批高载能工业项目。
另一方面,对于未完成指标的市场主体,将被核减其下一年的市场交易电量,或取消电力交易资格;拒不履行配额的企业将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予以联合惩戒。
林伯强认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包括落地、监管、后续评价,现在意见稿的出台才迈出了一小步。
据悉,《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等电改配套文件也都在近期发布。
在完成了输配电价首个专项改革之后,现在的电力改革正走向新的攻坚区: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电力发展、发挥市场机制、提升电力能源系统效率等实质问题,而这些也是此前电力改革面临的“两难”“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