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贸易摩擦 拓展新兴市场
相比国内同为光伏中游产业中的第一阵营企业,晶科的全球化布局和在多个领域内的技术壁垒是其拿下此次订单的重要因素,不过,全球布局的战略以及以组件为主的产品业务也让晶科面临盈利上考验。
据了解,正是因为晶科一直在坚持全球均匀布局的战略,在去年国内市场异常火爆、几乎占据了全球总装机容量一半以上的情况下,晶科在国内的出货量并没有明显提升,这也让晶科的财报数据可能并不如其他押宝中国市场的光伏企业那么亮眼。
2017年,在国内光伏企业业绩明显增长的同时,晶科能源全年组件出货量高达9.8GW,同比增长47.3%,但净利同比下降92.24%,毛利率也由2016年的18.1%下跌至2017年的11.3%。
对此,晶科能源指出,毛利率下降是为了满足踊跃的市场需求增加了与OEM合作伙伴的产量,以及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组件价格下降等影响。晶科能源在公告中表示,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原材料采购减少以及技术成本的降低,晶科的毛利率和盈利水平在2018年将有很大改善空间。
此外,晶科能源还表示,公司对2018年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充满信心。钱晶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晶科2017年的组件出货量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7%,接近10GW,继续领跑全球,是全球第一家出货量达到10GW门槛的企业。与2016年相比,晶科更明显的进步在于全球布局更加均匀化。
据悉,2016年晶科的产业版图中,国内市场占40%,这一数字在2017年下降至30%左右,与此同时,其他市场占比得到上升,其中美国占到18%左右,南美占到16%左右,欧洲、日本占到8%左右,中东占到8%左右。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钱晶表示,除了进行技术的研发之外,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的措施之一就是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全球战略。“近年来,光伏是贸易争端中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对象,而中国一线光伏企业还是凭借其领先的研发和制程技术,完善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优势,依旧韧性逆势成长,目前仍占据欧美主要市场份额,但不容否认的是,贸易争端对于二三线竞争力弱的光伏企业则影响巨大。”
据了解,在全球光伏面板市场上,美国需求占约两成。据分析,晶科能源出货量的20%左右出口美国。不过,在发达国家普及的光伏发电正在向东南亚、中东和非洲渗透。晶科能源将抓住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未来将拓展中东和南美市场,计划2018年生产1350万千瓦光伏面板,同比增长三成。
而对于另一备受关注的问题,钱晶此前指出,在光伏组件价格整体下降的当下,光伏企业可以通过组件功率提升、良率提高、制程工艺改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进一步渗透和替换、管理效率改善来应对价格下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