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光伏扶贫“鑫模式”进阶3.0版
协鑫新能源探索了以光伏农业为主体,以优质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和一站式智能运维为两翼的光伏扶贫“鑫模式”。根可入药、籽可榨油、花可制茶,油用牡丹可谓“浑身是宝”,让光伏扶贫“鑫模式”带动脱贫致富的效益更加显著。
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用六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2015年底,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光伏扶贫新目标:“到2020年,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光伏扶贫是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光伏之前,我们还是要回到脱贫这一本质问题去考虑。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要靠内生动力,困难群众要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要把光伏扶贫做好,仅仅提供政策性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协鑫新能源副总裁张耀邦说。
他介绍,“我们的光伏扶贫‘鑫模式’为贫困地区带去的不仅是一座座电站,不仅是政策性扶贫资金,更是一个新理念、新技能、新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农村振兴。单一的光伏扶贫电站是输血式的1.0版本,那么协鑫的探索已经升级为造血式的光伏扶贫2.0版本。当前,光伏扶贫“鑫模式”正以油用牡丹等高经济价值的特色农业为特征,正向振兴乡村的3.0版进阶。”
“我们对光伏扶贫+农业这一主体重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看重它的产业链更长,对贫因地区经济拉动作用更强。油用牡丹产业还兼具服务地方特色旅游、解决人员就业等社会效益。光伏扶贫‘鑫’模式以‘两翼’确保了及时性和稳定性:卓越的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确保项目建设的及时性,并极大地保证了电站的工程质量;智慧的区域运维则确保了项目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度电运维成本。”张耀邦进一步剖析。
目前,协鑫新能源已成立牡丹公司,开发了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等产品,下一步将在牡丹食品、日化等方面进行产品研究,并着手开发牡丹花海观光旅游。
张耀邦介绍,“光伏牡丹+光伏扶贫”延伸出了“技能扶贫”,即向贫困户及当地农民输送新农业发展的技术;延伸出了“产业发展”,即在当地打造一个新农业产业,进而发展农产品营销及深加工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出了“理念扶贫”,带去发展产业、共同致富的理念。